百度李彥宏,早起的蟲兒被鳥吃觀點
百度AI的發展歷史上,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涉及到一次秘密競拍,也能充分看出李彥宏的前瞻性目光。
01
百度AI的發展歷史上,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涉及到一次秘密競拍,也能充分看出李彥宏的前瞻性目光。
2012年10月,深度學習之父杰夫·辛頓和他的兩名學生在ImageNet圖像識別比賽上拿了冠軍,并發表論文介紹了冠軍算法AlexNet。
這個賽事是計算機視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競賽之一,由斯坦福大學華人教授李飛飛發起。李飛飛在人工智能領域地位頗高,盡管AI教父有很多,能被稱作AI教母的,只李飛飛一人。
那時深度學習在中國還非常小眾,幾乎沒有任何研究機構關注。李彥宏對技術的嗅覺相當靈敏,早在2010年,他就決定進入AI賽道,成立了自然語言處理部(NLP),這比許多國內互聯網巨頭乃至谷歌都要早。
辛頓的AlexNet,是深度學習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卷積神經網絡(CNN),主要用于各種計算機視覺任務,如圖像分類、對象檢測和語義分割。
李彥宏看到機會,讓人立刻寫電子郵件給辛頓,表達要和他深入合作的想法。辛頓很愿意合作,但希望百度能提供大概100萬美元研究經費。李彥宏表示支持。
沒想到辛頓突然變卦,第二天他注冊一家公司,準備讓各家競爭者以秘密競拍的方式來做團隊收購。參加競拍的包括百度在內共有四個團隊,因為是秘密競拍,百度方面并不知道其他三家是誰,猜測應該有谷歌和微軟,但第四家完全猜不到。
百度方面最終報價1200萬美元,輸給報價4400萬美元的谷歌。多年后百度才知道,參加競拍的第四個團隊是DeepMind,當時DeepMind還是一家成立僅兩年的小型初創公司,卻有收購辛頓團隊的野心。
事后證明人家有野心也無可厚非,2016年DeepMind(被谷歌收購后)推出了震驚世界的AlphaGo。
辛頓的AlexNet被稱為深度學習發展的轉折點,為大模型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這次秘密競拍事件讓深度學習從象牙塔里的純學術研究,正式走到商業前線,隨后也拉開了百度、谷歌、微軟、英偉達競相投資深度學習技術研發的序幕。
百度沒贏得競拍也不虧,畢竟微軟也沒贏。原因是辛頓更傾心于把團隊賣給谷歌,當谷歌出價4400萬美元時,辛頓突然終止了拍賣。什么錢不錢的,辛頓早已認定谷歌。
對辛頓而言,合適的歸宿比價格更重要。從企業文化來說,百度顯然不是一個合適的歸宿,往后也都有相關例證。
2014年百度挖來另一位AI大佬吳恩達,但因百度業務部門與這位科學家之間存在信任問題,數據不通,內部掣肘頗多,三年后吳恩達選擇離開。
百度留不住人才的事,也早已不新鮮。
02
但這都不能否定,李彥宏對AI的前瞻性眼光。同樣不能否定,一到把想法落地,李彥宏就仿佛被施了咒,總是慢半拍。
最近百度的動作是AI搜索,號稱百度搜索迎來十年里最大改版,搜索框變大了,還支持多模態輸入。
把“十年里最大改版”換一種敘事,就是慢。要知道,早在去年7月,OpenAI也已經內測AI搜索產品SearchGPT。以Perplexity為代表的AI原生搜索平臺,更是早在2022年成立,如今估值已達140億美元。就連依靠搜索每年營收近2000億美元的谷歌,今年5月也推出了AI mode。
百度無疑也需要AI改命。Statista數據顯示,2021年百度在中國搜索市場的份額接近90%,到了2024年5月,百度市場份額已降至55.85%。
此前百度搜索市場被微信搜一搜、抖音、小紅書等垂直平臺分走,AI搜索的沖擊下,如Kimi、豆包、New Bing等AI工具的迅速崛起,進一步蠶食傳統搜索市場。
搜索是百度的核心業務,改版迫在眉睫,況且前面有那么多競品可以借鑒。變大的搜索框逐漸夸克化,還增加了許多類似夸克、豆包的功能,例如AI生圖、AI寫作等。
李彥宏早在2009年就提出“框計算”,也就是百度移動框計算,是百度為布局無線互聯網領域推出的技術框架。用戶只要在“框”中輸入服務需求,系統就能明確識別這種需求,并將該需求分配給最優的內容資源。
沒想到,等了16年這個框才實現。
百度對產品升級似乎始終有種鈍感。一位前大廠產品經理告訴我,百度APP直到2018年才把搜索框從頂部移到下方,這么個簡單的動作,據說產品經理糾結了三年,理由是用戶的習慣不能隨便改。
這位產品經理說:“字節的推薦算法直接把搜索場景都打碎了,你還沒想好搜什么,系統已經猜到你想要什么,這套打法,百度玩了二十年都沒玩明白。”
說好聽點,百度這叫敢為天下后,說難聽點就是磨磨唧唧。本質上是主線任務研判不清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縱觀百度AI發展的這些年,屬于是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ChatGPT橫空出世之前,李彥宏早就意識到AI的巨大潛力,百度也是國內最早投身AI研發的一批。2023 年,百度迅速推出文心一言,號稱要對標國際頂尖水平。
結果用戶一上手,廣告和新聞推送冷不丁就蹦出來,把大家的期待瞬間澆滅一半。DeepSeek火后,上線短短20天日活就突破2000萬,不管是推理速度還是創作能力,都把文心一言甩幾條街。
再把時間往前撥。2017年李彥宏部署Apollo自動駕駛計劃,同年7月,他乘坐一輛紅色無人駕駛汽車,瀟灑駛上北京五環。這操作成功吸引所有人目光,大家都以為百度要在自動駕駛賽道上一路狂飆。
現實給人狠狠一巴掌。雖然百度在自動駕駛研發上砸了不少錢,起得夠早,投入也夠大,商業化落地進程卻像蝸牛爬一樣慢。直到去年,無人駕駛品牌“蘿卜快跑”才開始大規模投放。
百度在O2O領域也有過類似的遭遇。2014年百度外賣閃亮登場,李彥宏一咬牙,豪擲200億進軍這個賽道,憑借前期的大力推廣,一度在白領市場占據榜首。
可后來,美團、餓了么等競爭對手紛紛冒出來,在激烈的競爭中,百度外賣逐漸力不從心。最終,百度外賣被出售,徹底宣告百度在O2O外賣領域敗北。
很多人不知道,連著名的大模型Scaling Law定律,都是由吳恩達在百度時研究出來的。最后還是被OpenAI一舉超越。
03
百度是次次選對,次次掉隊。
自2014年百度入局人工智能以來,已經燒掉1700億。要知道,2019年開始微軟給OpenAI投資也才130多億美元(約合947億人民幣),百度是它的近兩倍。可激起的浪花并不大。
一位在百度干了五年的員工,今年離職時吐槽說,百度還有沒有機會,堪比國足進入世界杯。
“這家公司變成從上到下哄著Robin開心的公司,中層變著法子自high,做著一些很卷但無意義的事情。從無人車到大模型,甚至看不到技術領先,更別提盈利模式。”
百度更大的問題是人員流失嚴重,包括一些高管,或被裁或主動離職,有能力的都去了字節。
洪定坤在百度貼吧工作5年,2014年加入字節跳動。朱文佳曾擔任百度搜索部主任架構師,2015年加入字節跳動,后成為今日頭條CEO。譚待曾擔任百度搜索、網盤和基礎架構首席架構師,2020 年他加入字節跳動,現任火山引擎總經理。
字節幾乎成了百度人的最后一站。同樣的人去了不同的地方,就是能干出差別巨大的成績,哪里出了問題,不言而喻。
李彥宏稱人員流動為新陳代謝,他曾說:“若人才沒流動留下的都是老白兔,要堅持做到新陳代謝,防止板結。”網友調侃,你自己不就是老白兔嗎。
這話難聽,但也代表外界的一種聲音。很早之前外界就在討論,百度是否陷入了“李彥宏崇拜”的信仰中,可以說百度AI總趕不上趟,李彥宏有一定責任。
另一位前百度主管告訴我,有個玩笑話,Robin和百度是兩家公司,百度最近幾年像樣的產品,都是Robin親手抓的。
話又說回來,百度向來是以技術驅動的公司,也沒人說百度技術不行。近幾個月不難看出,百度AI業務也的確有漸入佳境的趨勢。智能云增速全球領跑,蘿卜快跑在中東接單,現在智能搜索和視頻生成模型MuseSteamer也安排上了。
再加上前陣子“女版巴菲特"木頭姐瘋狂加倉,意味著從現在的時間點往后看,百度又開了個好頭。
客觀地說,這并不能說明百度已經遙遙領先,不過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百度缺少真正自主的產品迭代策略。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百度總善于開個好頭,并不善于處理中間過程。
對李彥宏和百度來說,也許只要開足夠多的頭,就能成為頭部企業,就總能抵達理想中的應許之地。但愿百度早日成為一只早起的鳥兒。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