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坑”楊笠背后,京東金融投訴量排名前三快訊
為“雙十一”造勢的京東,引發京東金融“擠兌”事件背后,不僅僅因為楊笠。
圖片來源:京東金融官網
為“雙十一”造勢的京東,引發京東金融“擠兌”事件背后,不僅僅因為楊笠。
徐凡淋|文
本想借名人效應為“雙十一”造勢的京東,效果適得其反,還引發京東金融“擠兌”事件。
10月18日凌晨,一張聲稱京東金融理財產品巨額提現無法贖回的截圖在各社交平臺流傳。截圖顯示“當前產品觸發巨額贖回,請于下一贖回開放日再試。”隨著輿論發酵,不少京東金融用戶稱京東金融可能觸發“擠兌”情況,擔心資金安全。
同日,京東金融方面微博發文稱,京東金融平臺不存在網傳的“擠兌”,相關言論完全失實。
“擠兌”事件尚未平息,10月21日,有消息稱“京東金融遭監管工作組進駐,向部分銀行拆借資金。”對此,有接近京東的人士稱,相關信息嚴重失實。
“這些內容都是毫無根據的謠言,京東金融業務在順暢運行中。” 上述接近京東的人士稱,對于涉及相關銀行事項屬“貨幣基金快贖標準流程”。
對于京東金融“擠兌”問題與監管工作進駐問題,山海新財經致電京東金融了解情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京東金融錢包沒有代付款、代繳費、沒有凍結均可正常提現。暫時沒看到也未收到監管工作組進駐的消息與通知,網上傳言不是真實信息。
01
“踩坑”楊笠,短信群發
京東金融從“擠兌”到“監管進駐”的傳言,事件源于近期京東“雙十一”預熱活動邀請了多位脫口秀明星,其中包括飽受爭議的楊笠。
楊笠因此前一句“男生為什么明明看起來這么普通,但是他卻可以那么自信”的言論引發熱議,評論兩極化。
而以男性消費者為基本盤的京東,對京東官宣楊笠做宣傳大使,被部分用戶指責京東疑似背刺男性消費者和京東小哥。
對此,部分京東忠實粉絲表示難以接受,開始大批量呼吁京東Plus會員發起退款,并號召對過往購買清單補開增值稅發票,并進一步發起轉出京東小金庫金額行動,以此發出抵制信號,繼而引發網傳“擠兌”傳言。
一張聲稱京東金融理財產品巨額提現無法贖回的截圖在各社交平臺流傳后,傳言進一步發酵,京東金融“擠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面對輿論,京東迅速做出回應,稱京東金融平臺不存在網傳“擠兌”,相關言論完全失實。相關脫口秀演員參加“雙十一”的營銷活動給大家帶來了不好的體驗。對此,京東方面表示歉意,并承諾后續沒有和相關脫口秀演員的的合作計劃。
隨后,京東金融APP發布消息稱“家人們,這純屬躺槍啊!我沒時間看脫口秀,一心幫大家理財呢,你們的錢不僅好好的,而且越來越值錢,俺們小金庫應該是市面上收益最高的貨基,而且活存活用,抵制謠言,從我開始。”
這條“網感十足”的消息,在京東金融APP發布后不久多名京東金融用戶稱,收到京東金融群發的短信,稱有人發表煽動性言論,抵制謠言,從我做起。
出乎意料的是京東金融給用戶群發短信,解釋效果全然背道而馳,原本不清楚事情的用戶當天便開始提現。
直到幾天后,事情仍在發酵,10月22日,一名京東金融用戶無比擔心的表示:“申請兩天了,要到10月24號晚上24時才到賬,很怕沒到賬或錢沒了。”
對取錢理由,有用戶直言:“為什么要用自己錢去博弈它是否安全?取出來至少還有本金,總比給全場買單好。”
“對于理財產品這種正式場合,這條短信的文體顯得不謹慎也不專業。”對于京東金融“擠兌”事件,一名金融分析人士表示,正常情況下個人傳播能力有限,“擠兌”的消息沒那么容易發酵,京東金融采用微博公告回應問題,甚至大張旗鼓給用戶群發短信,結果把局部知曉變成了四海皆知。用戶看到短信后,反而會去打聽發生了什么事情。不論打聽的結果是什么,取錢避險的概率都很大。
“對于京東金融而言微不足道的資金數額,卻可能是用戶的全部身家。”一名京東金融用戶表示,當知道有用戶開始轉出款避險時,情緒很復雜,京東金融簡單一句“純屬躺槍”,毫無暖心安撫之意。甚至在正常贖回周期,直接彈窗“已觸發巨額資金延期客戶資金”,也使得用戶失去對平臺的信任。
對后來10月21日,有聲音稱“京東金融遭監管工作組進駐,向部分銀行拆借資金。”京東金融相關人員表示,暫時沒有收到監管工作組進駐的消息與通知。
02
銷售額逐年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金融是京東科技集團旗下個人金融業務品牌,以京東金融APP為載體,為用戶提供銀行理財,消費分期,基金、保險、股票等金融服務。官網顯示,京東金融的產品有京東金條、白條、京東小金庫、基金、保險等。
京東金融最早于2013年11月,京東白條正式立項,2014年2月14日正式上線,成為我國第一款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
2014年數據顯示,用戶在使用京東白條后,月訂單數量增長了33%,月消費金額增長了58%,消費額大幅增長。這款面對個人消費者“先消費后付款”的信用賒購金融業務,成為京東金融體系內最賺錢的業務之一。
2017年開始,京東金融先后與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上海銀行、北京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合作推出11張聯名卡產品;此外,同銀聯合作的聯名賬戶“白條閃付”,覆蓋了全國800多線下商戶,滲透到更多的商城外部場景。
目前,京東金融將白條延伸到了旅游、租房、裝修、教育、汽車、婚慶、醫美等大眾消費場景。不同領域的產品設計上大同小異,都是通過相應的產品實現先購買后付款的信用支付效果。
在線支付領域并不占優勢的京東,白條成了京東金融留住用戶的入口,京東金融也借此實現了面向C端的戰略突圍。
然而,此次京東金融“擠兌”事件背后,細看京東財報會發現,近幾年京東銷售額每況愈下,營收與凈利潤正逐年下降,多次被曝出各種問題。
2023年財報數據顯示,京東營業收入1.08萬億元,同比增長3.67%,連續兩年營業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且跌幅明顯擴大。
2023年,京東營業收入實現凈利潤232.57億元,同比增長了139.99%,但較2020年巔峰時期493億元凈利潤下滑超50%,與阿里巴巴2023年凈利潤924億元差距甚遠。
2024年第二季度,京東實現營業收入2914億元,同比僅增長1.2%,增長幾乎停滯,這也是京東上市后的最低增速,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京東已連續7個季度營收增長保持在個位數。
在電商平臺的競爭中,今年5月22日,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為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公司。在同比增速上,拼多多平均每天凈利潤3億多元,遠超京東,成了最賺錢的電商企業,而作為重資產型電商平臺的京東,利潤水平一直偏低。
今年“雙十一”,本想借楊笠的知名度與話題性造勢,反將忠實消費者營銷給了競爭對手,京東金融也遭遇危機。
03
投訴量排名前三
根據京東金融披露的《白條取現服務協議》顯示,分期服務費率為1.09%/月,年利率(單利)為5.456%(2024年10月1年期LPR+235.6個基點),違約金率0.065%/日。
具體來看,選擇京東白條的用戶可以選擇最長30天免息延后付款,或3~12個月分期付款兩種方式,如果選擇白條分期年利率約10.89%~23.58%,逾期還款需向京東支付費率為每日0.03%的違約金。
據第一消費金融報道,2019年末京東白條應收賬款為441億元,不良率0.57%;截至2021年6末,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增長至704.84億元,同年9月,京東白條資產支持票據發行暫停一年。
京東白條逾期率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1日,逾期1~30天占比0.91%;逾期31~50天占比1.15%;逾期61~91天占比1.15%;逾期91天以上占比4.62%。整體逾期率約7.8%,60天以上不良率為5.77%。
從上述數據可知,當許多人生活費不足,類似京東白條等網絡借貸平臺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大多數人的需求。而賒賬類 “超前消費”也引發了不少危害,對意志不堅定的人,結果可能是還不起錢。
在近期報道中,一名男子通過多個網貸平臺借款近60萬元打賞“初戀女友”,為還錢轉行送外賣,收入還不夠償還貸款。這樣的案列揭示了當前網絡借貸平臺中借貸門檻低、審核不嚴、消費者金融知識缺乏等,導致消費者陷入債務泥潭。
另一方面,京東白條的不良信用會保存在京東的征信系統中,這些信息也會上報至央行的個人征信系統,逾期記錄會保留在用戶信用報告中長達五年,將會影響用戶未來申請銀行貸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務。
根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相關數據,2024年以來,平臺累計收到網絡金融相關投訴41682件,涉訴金額超5.32億元,有效投訴解決率為43.4%。
在投訴量排名中,美團生活費、分期樂、京東金融位列前三。其中,“暴力催收”問題尤為嚴重,許多借款人反映在逾期后遭催收人員惡意騷擾和言語威脅,甚至騷擾借款人通訊錄聯系人,嚴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京東金融在黑貓投訴也出現多條投訴,包括誘導消費者開通京東金融錢包與白條,“暴力催收”等。投訴案列中有消費者反映,京東金融將個人信息泄露給第三方催收機構冒充法院進行催收,以及隱藏提前還分期入口,出現白條未經本人操作自動提現收取手續費等。
京東小金保同樣有消費者投訴,在京東金融買的小金保,到期取不出錢。其中一名用戶,給京東金融客服打電話后8~9天時間仍沒解決,所有操作都對,沒有任何提示,就顯示交易失敗。打電話給京東客服相互推諉,一直表示在溝通,直到用戶到黑貓投訴后,才加快解決速度。
另一名消費者則反映,10月19日將京東金融10萬元轉到銀行卡,結果第二天京東又自動將10萬元轉到了京東小金庫。該用戶找京東客服后才得知,從電子賬戶提現時,京東金融給了兩個選項:選項一,快速提現到銀行卡(包含一條默認選項),該選項提現到銀行卡后,24小時轉到京東金融,相當于默認授權。另一選項則為24小時后到賬,用戶為了資金快速到賬銀行卡,選了默認選項,導致第二天資金又被京東小金庫劃走。
此外,有多人反映,京東錢包存在誘導消費者開通具有金融屬性的錢包與白條,是一種不合理的強制行為,商家退款只能退到京東錢包,不綁定銀行卡,錢包里的錢就無法使用。
對此,有金融人士建議,在使用京東白條等產品時,要在自身具備還款能力下進行賒賬消費,避免產生不良信用記錄,得不償失。如果確實需要逾期還款,應盡快還清欠款,以減少信用記錄的負面影響。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