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輝對話朱嘯虎:錢打水漂很常見觀點
投資肯定是需要交學費的,并不是說你留在牌桌上就一定能贏,還是要從你過去的投資的案例中學習經驗和教訓,為什么這些項目會失敗。
投資、風口、成功、教訓,試錯百遍不如聽大佬一句勸。
9月7日,2017 Demo China 創新中國求積分還會在杭州洲際酒店舉行,在備受矚目的終極PK環節,昆侖萬維的董事長兼CEO周亞輝、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以《西湖論劍·百億美金的風口與百億的創業者》為題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話。
一方是剛剛清空映客股權狂賺7億的周亞輝,他說他仍然想“和大公司比”,而投資則是他所選擇的最快成長途徑。周亞輝說,“想在一個領域做一個很大的成就,就一定要投100家公司。”他同時認為,投資就是應對競爭,就是不斷學習,“我們要面對的困難都是一樣,都需要面對激烈的不斷永不衰的競爭,我要不斷的保持自己年輕的心態、年輕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
另一方則是“誰人不識”朱嘯虎,他說他不會去投平庸的項目,“我手夠緊,做投資,少花點時間在平庸項目上”。在最新的共享充電寶戰役中,朱嘯虎說自己并不是在追逐風口,“投資共享充電寶不是資本游戲,關鍵看是否解決問題,對電的需求本身是一個短期內無解,充電是很痛的需求,這是我們投小電重要的邏輯。”
以下是《三聲》整理后的對話全文:
提問:2017年過了一半,你雖然收獲了映客的大獲全勝,也面對了“空空狐事件”的極度爭議。那么作為投資人忽冷忽熱的內心體驗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接下來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有請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
周亞輝:在下面坐著突然想起了大概在八年前,那時候我還在創業,我記得那是2008年,開心農場出來了很火,也搞了這樣一個論壇,但沒這么多人,我記得在北京冬天,那時候王興都跑出來,王興想做游戲,他為什么沒做游戲去做了飯否、去做了美團。那時候我記得我旁邊就坐這朱嘯虎,他根本記不得我,但我記得他,那時候所有的大明星VC全都記在自己腦海里面,一看這么有名的VC朱嘯虎就在旁邊。那是2008年,轉眼九年過去了,那時候我們剛剛出來創業一年,我也不知道投資應該做什么,一直參加這樣的論壇,到處去瞎聽、瞎混,就這樣就過來了。人的機緣都是莫名其妙的,總會有很多機會,機會總是均等的,不均等的是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的在每個時間段做積累,今天我有兩個特別深的體會,跟大家分享。
第一,我很希望我未來能夠跟大公司比,王興他們不愿意跟我比,他們總是鄙視我,我總希望能夠跟他們比,王興比我小一歲,我也希望自己成就更大,能夠做300億的一個公司。我自己也在想怎么能夠在今天這個環境、這個狀態下突破自己,其實對我來說,之前有過一句名言叫做“一萬個小時的經驗”,你做一件事情,一萬個小時總能突破,我覺得對自己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投資。我非常相信一點,如果我想在一個領域、一個很大的賽道里面做一個很大的成就來說,一定要投100家公司。這是我的第一個總結的理論,投資100個公司,你一定能做出一家不錯的,能夠長期的上市公司出來。
對于年輕人來說,你可能現在沒有足夠的資金、機會或者在VC里面能夠參與投100家公司,但我覺得可以有很好的機會,你可以參加100個公司創業,根本沒有機會能夠參加100個公司創業,要自己想辦法,怎么樣能獲得這樣在短時間內高質量信息的學習,自己每個人要去想秘器。我跟很多人講過,有時候創業,大家看VC圈、創投圈,很多時候很浮躁,因為離自己很近的東西都容易很浮躁,只要貼近都容易浮躁。我經常跟年輕的VC講,你反過去想,做投資經理或者分析師來講,真的是很難得的成長經歷,你每一個投資項目參與,其實就是參與了某一家創業公司,你進步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人永遠在想這個問題,你要不斷的成長,永遠需要想的就是你怎么樣能夠快速的在足夠短的單位時間內,能夠獲得高質量的信息,獲得足夠快速的學習。這就是我說的站在我今天的高度,我怎么樣能夠做一個更大的成就,投資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投100家公司是我自己的目標。而且對我來說,更具體一點,投100家同一個領域的公司,才能做出足夠的成就。比如說我自己想投的,如果再讓我從頭創業,要做一家能夠在未來10年之內能做到300億、500億的公司,能夠選擇的行業并不多,是非常屈指可數的。
如果現在今天再讓我從頭創業,如果不做一家100億美金的公司,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沒有太多的挑戰性,很多東西都太成熟。要做一家更大的公司,沒有太多的行業可以選擇,唯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要在這個行業投100家公司出來,這就是我第一點體會。
第二,投資的事情,回到投資到底有好處還是沒好處。導致這個世界競爭只有一個元素就是競爭,競爭背后的每個領域、每個環節、每個人都在競爭,作為投資來講,也好做也不好做。我可以給大家坦誠一點,在我2015年10月份之前,我覺得我自己投資水平是不及格的,我大概主要做投資,2015年1月份開始,到2015年10月,這10個月時間,我投資水平肯定是不及格的,如果按十分制標準,我頂多是5分,肯定不到6分。運氣好的,我在這段時間我能成為,在阿里5年多,投資的回報來講,我估計我能成為全中國前5名,但是我覺得運氣好不代表水平高,投資在于如果你有幸運,總會發生一些奇妙的事情,讓你走過這個環節,但不代表說水平高。
做投資也非常難,錢打水漂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很多人都起起伏伏,有賺過很多錢,來的快、去的也快,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很難的,投資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也很輕松賠過幾千萬人民幣,我相信朱嘯虎也賠過錢,所有面對這件事情,做投資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我們要面對的困難都是一樣,都需要面對激烈的不斷永不衰的競爭,我要不斷的保持自己年輕的心態、年輕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力。
提問:謝謝亞輝總的精彩分享,接下來我們都很期待,朱嘯虎先生,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在網上特別火,叫《誰人不識朱嘯虎》,我們接下來就很期待朱嘯虎朱總分享他的內心投資獨白,掌聲有請。
我之前收集了兩個很尖銳的問題,我讓嘯虎總提前看了一下,兩個網友問題是這樣,第一,你不溫不火投資多年,問的太好了,也有過很多失敗,但是這兩年突然成功,有一句假設,只要沒下牌桌,不停的積攢籌碼,總有一天可以翻盤或者是大贏,你是否認同?第二,幾個月前共享充電寶又火了一把,你入場投了小電,投的這個產品是對市場與產品的博弈,還是單純的資本游戲?
朱嘯虎:第一個問題,投資肯定是需要交學費的,并不是說你留在牌桌上就一定能贏,還是要從你過去的投資的案例中學習經驗和教訓,為什么這些項目會失敗。前面是互聯網公司,現在是移動互聯網,再后面是AR、VR,它的主題都不一樣,每個公司成功或失敗,它背后的邏輯都是相像的,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互聯網過去15年,基本上每三年一個周期,前面做網站、游戲、電商、社交、視頻,雖然主題不一樣,但背后的路線還是一樣的,中國VC投了上百個電商,最后出現了兩個半公司,為什么很多都死掉了,這些經驗和邏輯,現在移動電商、移動互聯網公司背后的邏輯是一樣的。我們從過去歷史的案例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學習經驗和教訓,在新的投資案里面再去應用到,我覺得是非常好的。
第二,留在牌桌上也不一定是一個必然條件。我們上個月在美國舉辦了一個德州比賽,我覺得手緊非常重要,美國德州冠軍他確實打牌很厲害,但他不會亂上。投資也是一樣的,真正成功的投資的案例,都是個位數,都是幾個人,每個人自己手上都有幾個成功的案例,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
過去十幾年每年新成立很多公司,拿到天使投資可能大幾千家,最終大幾千家公司里面能夠跑出來成為新一輪上市公司,每年不管中國美國都是4到5家,關鍵對投資人來說,你能不能抓住每年4到5家公司,這是很重要的,手緊非常重要。手緊并不是說投的錢少,最重要的是什么時間,你如果花在很多平庸項目上時間很多,你真的要去思考去花在那些比較杰出的項目上的時間必然會少,你能不能保持比較高標準去投比較少比較精的項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第二個問題,關于小電,我們是早期的投資人,我們并不是說在B輪、C輪就退出,最終還是要這個公司真的能成功,是因為你上了你才會退出,我們投的時候很多時候并沒有做這個思考,最關鍵的是這個事真的在解決問題,問題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比較痛的。
小電這個事情非常痛,智能手機雖然電池在不斷的進步,但是我們的應用發展比電視快很多很多倍,現在手機到下午電池在30%以下,現場沒有充電的地方,我們用了AR技術,AR技術非常耗電,為什么美圖、美拍去拍照片,包含了AR,對電的需求本身是一個短期內無解,充電是很痛的需求,這是我們投小電重要的邏輯。
提問:接下來我們是一個大概10到15分鐘的對話,我看到創業邦的小伙伴準備了最簡單的問題,過去我們對話的嘉賓都準備十幾個問題,我這兒就兩句話,第一個是一個問題,第二個說讓兩位互相說就可以了,看來我們這兒創業邦的小伙伴非常了解兩位有化學反應的男人湊在一塊肯定有很多經。第一個問題,獨角獸對于兩位來說已經投了很多,剛才亞輝總提了一個標桿百億美金,在你的心中,如何定義百億美金公司的創始人?
朱嘯虎:我們投每一個項目,創始人的素質對我來說一直是很重要的考慮指標,最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來說,說實話互聯網是沒有門檻的,你怎么看素質?我們比較幸運的是,我們投出了不少百億美金的公司,像去哪兒、滴滴的程維、小紅書的毛文超,我們投了一些項目去對標,這個人創始人三到五年以后有沒有潛力,成長為下一個程維,成長為下一個毛文超,會做對標有沒有潛力。
提問:你內心會有哪些具體的維度,或者具體的標準來判斷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程維?
朱嘯虎:說實話對人的判斷是有一些指標的,他本身的學習能力,他針對投資人的挑戰不會故意問一些比較有挑戰性的問題,他回答問題本身的思考邏輯思維,他的態度是怎么樣的,他是不是是很開放的,愿意聽投資人的意見,還是非常保守的,非常保護自己的心態,這會有非常大的差異。
周亞輝:我把人分為四個象限,按照我自己的標準,A象限是性子慢、效益高的人,脾氣很好,但手腳很快,這樣是A類人才,王興就是這樣,他其實性子很慢,但他效率很高。最糟糕的是性子急、手腳還很慢的人,性子急、效率低的D類人才,就像我這樣的,典型的性子急、效率還特別低,我特別怕攬活,活兒過來我做不完。中間自然而然性子急、效率高的,這是B類人才,性子不急、效率不高的C類人才,基本上要想做百億美金的公司。
我認為先天不管怎么樣,不管多么糟糕的學校畢業的,不管多么糟糕的小學、中學、大學,哪怕你跟我一樣是藏族人,藏區長大的,其實有一點還是能夠保證你成功,只不過成功的年齡會晚一點。我特別嫉妒年輕人很多都是三十幾歲成功,像我快四十歲才開始找到感覺。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只要你能夠堅持,堅持不斷的學習,總有一天能獲得成功,這是我從我小學的英文老師那兒看到一個現象,我小學英文老師其實很有名,他是納西族東巴音樂的創始人,他其實是60歲退休以后才開始創業,他現在已經幾十億的富翁,他60歲才開始創業,70歲才開始找到感覺,才開始成功。只要你能夠心里面有這么一個夢想,能夠堅持不懈的學習,總有機會獲得成功。
你能夠保證長期的學習能力,巴菲特是靠復利走上成功的,我覺得百億美金的CEO,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夠具備復利的學習能力,你要能夠具備30年、50年學習能力的人,這是百億美金的CEO最重要的能力,我可以告訴大家,人與人的差距,其實在35歲以前很難看得出來,你在學習能力上,你的素質高低或者思想高度,35歲以下全取決你的基因和教育,我覺得35歲是一個很明顯的坡點,到了35歲,大量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結婚、家庭、小孩,各種各樣的倦怠,貪圖享受,那個時候是一個明顯的拐點,從那個時候復利效應開始產生了。
提問:亞輝總建了一個模型,把百億美金的創始人,這是不是當時嘯虎把麥肯錫的那套方法論私下傳授給你了。接下來我們有一個對話,我認為特別簡單,雙方各自問對方你此次最想問他的問題是什么?
周亞輝:我認為中國處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投資跟NBA是一樣的,沒有能夠一輩子都保持巔峰狀態的投資人,但我覺得能夠成為昨日的喬丹、昨日的科比、今日的庫里,我覺得就已經足夠牛逼了,這就足夠了。我認為朱嘯虎就是今天的庫里,三分球百發百中,只要他呼喚一聲,我馬上就去,參加他主持的party。
提問:你這是在表白,我讓他問他問題。
周亞輝:第一個問題,回過頭來看,朱嘯虎是全世界當地投資能夠做到10億美金以上的投資機構,其實也就30家,這是一個很大的里程碑,我有機會能夠做到這個里程碑,當地投資能做到10億美金以上,這里面一個很大的領域是互聯網金融,我看了一下,朱嘯虎在互聯網金融一個項目都沒投,那個時候長期的怎么看?第二個問題,他認為過去的30年,不要看巴菲特,只看科技投資史,巴菲特不是科技投資,科技投資史,他認為最好的早期投資機構,最好的VC是哪一年的哪一家,最好的LP是哪一家的哪一家,最好的案例是哪一年的哪一家?
朱嘯虎:這兩個問題提的都挺好,第一,我比較保守,我們都是金融行業出來的人,反而對金融非常保守,我們在近兩年還投了一些公司,包括像大智慧,大智慧是我們賺錢最多的,類似于股票行情,我們的投資邏輯還是一樣的,投高頻剛需的應用場景。
在金融行業里面,唯一的剛需場景就是股市行情,股市行情每個人每天都要看很多次,所以當年投了大智慧,這是我們在金融行業里面唯一的投資。其他的金融公司,我們看不出特別大的優勢,為什么互聯網公司能在這里面成功,相對其他傳統行業來說,互聯網人才比傳統行業更聰明一些、做的更好一些,金融行業可能是唯一一個行業,互聯網人才沒有優勢的,憑什么金融行業的人不能做好,而互聯網行業的人能做更好,這是我們最關鍵的原因,必須看到核心的優勢,為什么你才能贏。
一個單個項目賺過50億美金以上的,這可能是更少,非常少,全世界只有三筆以上,單個項目賺過50億美金的項目,一個是馬云投阿里巴巴,第二個是南非的投了騰訊,第三個是Benchmark投的優步,賺了80億美金,這是全球最賺的三筆交易,三筆在高科技領域投資賺錢的交易。第四個就是高瓴投京東,單筆賺60億美金,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要看齊的,單筆項目賺過50億美金以上的。
提問:非常精彩,腦子里都是數據庫,隨時可以調出來,這輪攻防結束了,下一輪輪他提問。
朱嘯虎:實際上我們對亞輝挺好奇的,我們是專做投資的,做投資也很不容易,亞輝還管一個上市公司,怎么同時管好上市公司,又能做好投資?第二個問題就是怎么少交學費,亞輝一進投資圈子,就能做出很多很好的項目,怎么少交學費?
周亞輝: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我還是交學費了,我大概算了一下,我做企業把企業做到一定的感覺,我覺得做企業不怎么會賠錢的時候,我自己算過,我大概交了1億美金做了學費。我做企業到最后的時候,到目前為止交的學費還比較少,也交了1個多億的學費,作為投資人基本上算不交學費的人,我感覺還沒找的那么對,大家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可以少交學費,真的是手緊一點,就可以少交學費。手緊不見得會錯失太多機會,這個世界上機會永遠都只是看起來很美好,但是不是真正的機會。
提問:第一個問題,你到底是上市公司老板,還是投資家,怎么平衡?
周亞輝:我覺得我是中國人最少的投資人,我們干活的最少投資人,在國內像我這樣的,我在2015年、2016年像我這樣只有一個人,光桿司令,好歹人家有秘書,我連秘書都沒有。我最多的時候只花10%的時間在投資上,我其實大量的時間花在做企業上。
我為什么沒做過ofo,朱嘯虎能進入ofo,我其實很想投它,為什么做不過?大家都覺得不要老說投資,最后貼一個標簽,昆侖萬維只會搞投資,不會做業務,我當時一想還是算了。現在回過頭來一看很后悔,好處就是我們今年股價漲了不少。看你誰做什么樣的選擇,對我自己的選擇來說,我很明確,我永遠把投資當做我的一個學習方式。
提問:所以我理解你,還把自己定義成是個企業家。
周亞輝:我也不定義為自己是企業家,我也不定義自己是投資人,我永遠把這些東西都當做我的學習方式,做企業是一種學習方式,做投資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做投資你可能能看到很多關鍵的點,做企業是需要你把兩個關鍵點能夠連接起來,你要具備兩個關鍵點之間的連接能力,我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做投資很好一點,做投資就是天天訓練你發言機會,找到最關鍵的點,做企業每天做特別枯燥的事情,把兩個關鍵點連接起來,你把關鍵點連接出來,這條路是最寬的,各種塞車來把這條路搞垮了,如何把它搞不垮,這是做企業。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