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戰進入“下半場”:阿里出“王炸”殺死懸念觀點
昨日,行業又傳來重磅新聞:阿里巴巴宣布將增持菜鳥網絡53億元人民幣,增資后,阿里巴巴持有的菜鳥股權將從原來的47%增加到51%。
看過足球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場比賽,上半場雙方大打對攻,踢得酣暢淋漓,那么,下半場就是真正考驗雙方的時候了。既會“動腦”,又有換人名額、保持體力的球隊,往往是比賽的勝者。同足球比賽一樣,如今的物流格局之爭儼然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在阿里旗下菜鳥網絡與京東物流的對壘中,“上半場”雙方不分勝負,而進入“下半場”,局勢風云突變,已然出現“一邊倒”的趨勢。
昨日,行業又傳來重磅新聞:阿里巴巴宣布將增持菜鳥網絡53億元人民幣,增資后,阿里巴巴持有的菜鳥股權將從原來的47%增加到51%。同時,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0億元,打造與新零售相適應的新物流。而在此之前,菜鳥網絡憑借著新物流在今年的發力,已然在與京東物流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此次阿里1000億的“王炸”無疑將徹底殺死比賽懸念。
上半場京東已體力透支 阿里還在儲備體能
回顧電商行業的物流之爭,2007年京東基于自營3C的B2C電商業務,提出了自建倉儲物流,自此之后京東物流大筆融資瘋狂擴張,投入巨額資金建倉庫、招聘快遞員,如今僅京東物流的配送人員就達到了6萬多,倉配人員加在一起占到京東總員工數的80%,成了一個龐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顯然,京東的“七傷拳”已入臻境。據報道,京東對于自建倉儲物流的執著也讓京東在倉儲物流上累計燒錢超過300億元。
而京東的老對手阿里顯然沒有在“上半場”與其拼肌肉,而是靈活地用腦力和對手周旋。
阿里菜鳥網絡的邏輯是,依靠廣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通過協作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物流大業。阿里則充當整個物流網絡的“腦部”,推動數據協同下的高效運營和技術支撐下的流程再造。誠如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所言:“我們不做快遞,不去搶物流公司的飯碗,菜鳥要做物流企業想做但自己做不了的事情。”顯然,這種靠智商做事的方式,相比對手“滿場狂奔”的粗暴發展模式更為有利。
從“上半場”的結果來看,京東物流引以為豪的速度,天貓已經完全具備,當日達、次日達都已經是尋常服務。而對比已經“體力透支”的京東,阿里和菜鳥不僅幫助整個物流行業在時效上進行了大幅提升,其在智慧物流上的積累方面同樣遙遙領先,菜鳥的智能倉庫、智能供應鏈系統已經落地,整個快遞行業為之受益,而京東的智能許多還停留在規劃層面。
下半場拼“腦力” 阿里提前鎖定勝局
如果說“上半場”,京東用光了所有底牌,踢出了極具觀賞性的進攻足球,那么“下半場”,阿里和菜鳥“防守反擊”已經開始奏效了。伴隨著阿里新零售戰略的加速落地,菜鳥的物流服務已經全面提速,而且更加立體、多元。菜鳥網絡的平臺平均每日協助中國零售平臺投遞5500萬個包裹,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4200萬個,這些包裹正在被越來越快地送到消費者手上。目前,天貓已經在全國1000多個區縣實現了物流當日達和次日達,物流當日達成為天貓標配。
在當日達和次日達之外,今年天貓揭曉了多個新零售項目,通過“腦力”的升級,直接刷新了中國零售行業物流速度的新紀錄。比如盒馬鮮生打通了線上線下的交易和物流系統,密集涌入的線上訂單通過分布式算法,實現了3分鐘揀選、3分鐘流轉、3分鐘包裝,從下單開始最快30分鐘內就可以送到消費者家中。此次,阿里宣布未來五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更像是一記“王炸”,直接殺死物流大戰的懸念,畢竟通過物流平臺把線上線下商業打通的,目前還只有菜鳥能做到。
據透露,阿里1000億元的投入除了繼續投資數據技術等領域的研發外,還將主要用于和物流伙伴共同推進智能倉庫、智能配送、全球超級物流樞紐等核心領域建設,提升整個社會物流效率。
京東物流陷入矛盾境地 盈利和掌控權孰輕孰重?
相比而言,進入“下半場”的京東已然體力透支、精神全無,封閉式的傳統自建物流模式難以維系,瘋狂的燒錢正在侵蝕利潤。雖然在4月份京東進行了“斷臂求生”,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獨立運營,但是并未從根本上扭轉其虧損問題。沒有投資,自然跟不上對手1000億大手筆對物流效率的提升。
為了讓京東物流盈利,京東開出的“藥方”是倉儲物流開放,讓第三方商家進入,分攤倉儲物流成本。據京東方面稱,未來五年,將把物流中心的面積擴大至超過5000萬平方米、B2B物流網絡將覆蓋超過300個城市、與達達等網絡深度協同,形成全國最大的同城配送網絡。
但是每一個目標聽起來都燒錢。要實現這個目標,未來京東物流必然要引入外部資本,否則以一己之力,實在難以支撐。然而,矛盾的是,燒錢就意味著繼續無法盈利。一家企業10多年無法盈利,還能找到資本投入嗎?而且京東也不可能完全放棄對京東物流的掌控,因為這是京東的生命線,這也就決定了它的成本負擔很難被徹底消除。
還有,京東宣稱的無人機送貨、機器人送貨等高科技內容,短期內亦難以實現,尚屬于未來概念型模式。當下的模式依然是靠快遞員挨家挨戶地上門送貨。如何管控高昂的人力成本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快評君認為,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時代必須用互聯網的方法解決,互聯網的特點就是分享和連接,封閉式的物流模式必然會遇到天花板,開放的物流生態才會共贏。隨著阿里和菜鳥1000億元投入的落地,京東講了10多年的物流故事將難以為繼,電商物流這場比賽已經沒有懸念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