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如何以“娛樂生態閉環+社交賦能”打造互聯網時代“TVB”觀點

此次總決賽,經評委商榷,陳晨、馬溪漫、張夢茹、王鈺鑫、白夢妮、歐陽文萱、夏佳欣、劉帥、張顏舒、高子怡脫穎而出,成為了2019狐友國民校花大賽全國十強。
對于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無論是搜狐還是張朝陽本人,都有著啟蒙、開創的意義,屹立于互聯網世界二十余年的搜狐,如今正要繼續“回歸媒體”,在重新擦亮搜狐品牌的同時,也繼續從社交領域持續發力。
搜狐回歸媒體,重要的一部分是內容,而通過狐友在社交領域的持續發力,與媒體業務形成內容“共振”,為優質內容的創造搭建更具價值的傳播通道,而最近搜狐舉辦的2019“狐友校花大賽”就是最好的范例。
10月31日,2019“狐友校花大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行,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親自坐鎮,與高鑫、王晨藝、王仁君、唐禹哲幾位大咖評審參與評審。
此次總決賽,經評委商榷,陳晨、馬溪漫、張夢茹、王鈺鑫、白夢妮、歐陽文萱、夏佳欣、劉帥、張顏舒、高子怡脫穎而出,成為了2019狐友國民校花大賽全國十強。
“狐友和校花大賽幾乎是孿生的,當時校花大賽推出就是有狐友的想法,狐友成為校花大賽的上傳通道,狐友國民校花大賽對狐友品牌是很好的推廣,更多校花大賽本身已經成為一個品牌成為一個IP。”張朝陽在談到狐友與校花大賽之間的協同聯動時表示。
實際上,如今的搜狐通過自制網劇和綜藝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內容生態體系,在內容與社交的聯動下,實現更多IP商業化的可能性。
娛樂生態閉環+社交生態賦能,搜狐再造內容時代的網絡TVB
無論是媒體業務還是視頻業務,內容一直以來都是搜狐業務的主航線,對于2019年的視頻行業來說,版權內容采購成本的飆升是行業內客觀存在在痛點,從流量時代到后流量時代,爆款內容始終是行業的共識。
反觀大洋彼岸,奈飛式的成功已經證明內容為王的時代,自制劇的成功也同樣能帶來商業上的成功,而在這一領域,搜狐無疑走在國內的前列。
“如果說對標的話,我想應該是網絡時代的TVB”張朝陽對媒體表示。
如果將校花大賽放在整個搜狐的娛樂生態體系中來看,TVB式的選拔使其成為搜狐生產優質原創內容的人才資源平臺。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搜狐通過原創內容的IP化,搭建內容生態體系,以校花大賽為內容、人才、IP生產的入口,實現娛樂生態的商業閉環。
“它帶動整個搜狐娛樂和搜狐時尚的內容”,在談到校花大賽時張朝陽說:“今天搜狐視頻的直播,包括搜狐視頻自媒體賬號的直播,還有校花的結果、文章、報道,作為媒體內容對我們的價值很大,同時還有對狐友的推廣,還有對我們人才的選拔。”
實際上,在娛樂生態閉環的構建上,搜狐借鑒了搜狐媒體業務成功的思路,無論媒體還是娛樂,其本質上都是以優質內容為核心的商業平臺化運作,以媒體業務為例,搜狐通過5G論壇以及AI峰會等高端論壇,把握住內容產生的源頭,從而生產大量優質獨家內容。
而在娛樂內容上,搜狐通過自制劇、自制綜藝,從內容生產環節開始,搭建起IP培養、商業化運營以及內容分發的閉環生態。
“這是一個基因,娛樂對我們來說是競爭力”,張朝陽對媒體表示:“5G帶來傳統的信息產生、信息分發、信息流分發和社交網絡這些方面還是傳統的模式,有可能迭代產生重新洗牌產生新的機會”。
格拉德威爾在《引爆點》一書中提出,信息的傳播具有“附著力”:基于受眾對于特定信息的敏感性,附著相關產品信息實現“病毒式”傳播。
在信息附著力法則下,狐友與校花大賽形成內容+社交的雙重賦能,一方面優質內容促進社交活躍增長,另一方面,社交賦能也使內容本身更容易孵化IP以及內容生態的豐富。
目前,搜狐已經初步形成了人才選拔到商業化運作再到IP打造的娛樂生態閉環。內容為王的時代,搜狐通過自制劇、綜藝實現自我IP創造,在搜狐視頻、狐友的生態賦能下,打造娛樂生態閉環,以校花大賽為觸點,再造網絡時代的TVB。
回歸社交核心,狐友以社交價值賦能內容生態
前麥肯錫資深合伙人理查德·福斯特在《進攻者的優勢》一書中提到:企業界向來都有進攻者和防守者,只有不斷的進攻,懂得運用新方法,去挑戰極限才可能有新的轉變。進攻者的關鍵可能在于技術優勢,不斷擴展自己的思路。
作為互聯網社交領域的“后來者”,在“進攻方”的狐友也具有自身“進攻者的優勢”。
事實上,對于格局已經穩固的行業,“進攻者”的對于行業影響更為深遠。以拼多多的崛起為例,在彼時電商行業格局穩固,淘寶京東兩強爭奪之時,拼多多在對下沉市場的發掘下異軍突起,使整個行業重新聚焦下沉市場,這就是“進攻者”優勢的最好范例。
無論是社交還是其他形態的產品,必然會經歷一個由投入期、成長期、飽和期再到衰退期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品本身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相反,用戶體驗則會隨之下降。在社交產品中,商業化與社交本身存在著不可化解的“二律背反”法則。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無論是微信、還是微博,都將不可避免的進入產品生命的中后期,而在商業化需求的催動下,用戶也迫切需要新的社交產品來彌補需求空白,而對于狐友來說,以內容生態為觸點,以回歸社交本質為進攻優勢,則是角逐互聯網價值高地的最優解。
搜狐為什么做社交?張朝陽認為,社交的互動性如果有N個人的話,社交網絡的N計算方法是非常多的,單位人的互動性是最高的。如果新聞的話一條新聞N個人對多N次,如果社交的話,N個人相互作用的次數遠遠大于對1.0資訊的消費。也就是說,社交對于搜狐業務有起著生態鏈接賦能的效用。
從搜狐本身的商業體系來看,狐友的社交屬性承載著鏈接各個業務間的生態協同,因而,狐友的意義在于與搜狐內容生態在生態化反下觸達碎片化的圈層,在回歸社交本質的方向下,通過基于社交網絡的構建形成價值核心的競爭壁壘。
在后互聯網時代,相較于技術與算法的構建,以社交價值為核心的商業壁壘才更為牢固。對于搜狐而言,媒體和視頻是其兩大核心業務,而在狐友的社交賦能下,搜狐逐漸走向PCG+UCG的內容生產模式,以社交關系為強鏈接,以內容+社交的核心價值,賦能整個搜狐的商業體系,在強關聯關系的競爭壁壘之下,重新發掘企業增長空間。
搜狐回歸的背后,開啟企業二次增長曲線
英國管理學家查爾斯·漢迪在《第二曲線:跨越“S型曲線”的二次增長》中提到:
如果組織和企業能在第一曲線到達巔峰之前,找到帶領企業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并且第二曲線必須在第一曲線達到頂點前開始增長,彌補第二曲線投入初期的資源(金錢、時間和精力)消耗,那么企業永續增長的愿景就能實現。
對于搜狐而言,實現品牌的“重新回歸”同樣需要開辟企業增長的二次曲線,因此,在社交賦能下的娛樂生態閉環則是搜狐實現下個一高光時刻的關鍵所在。
從最近搜狐的財報上來看,搜狐的搜索、游戲業務增長態勢明顯。據2019年搜狐Q2財報顯示,其搜索相關業務收入達2.76億美元,環比增長18%,在線游戲業務收入1.02億美元,同比增長8%,而處于虧損中的視頻業務與媒體業務也實現了同期減虧15%。
由此觀之,搜狐旗下的媒體視頻業務的虧損明顯收窄,視頻與媒體業務是搜狐的兩大核心業務,已然成為“血海”的媒體和視頻領域也亟需降低成本,而對于這一行業性的難題,搜狐已然有了解法。
對此,張朝陽表示:“媒體包括新聞APP渠道的投入包括搜狐視頻的投入,逐漸把這個產品走向從PGC到UGC用戶產生內容走向社交網絡的模式,這是長久的戰略。”
可以預見的是,在社交賦能的娛樂生態商業閉環下,通過自制劇、自制綜藝等優質內容的打造,形成可商業化的IP,從而降低優質內容獲取成本,在從PGC到UGC的社交、媒體的全方位賦能下,搜狐也將在不遠的未來迎來自己的二次增長曲線。
結語
作為中國互聯網從誕生到發展的見證者,中國互聯網進步的二十年,也是搜狐不斷發展的二十年,作為昔日四大門戶之一,在重新回歸社交價值和內容價值核心后,我們也期待張朝陽和搜狐一起重現后互聯網時代,屬于搜狐的“高光”時刻。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