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態度,決定了音樂與消費未來的樣子觀點

如果說音樂是潮流的最佳載體,創造了人類每個時代的先鋒語言,那么消費則是潮流最直接的外部表現,見證了人類每個時代的潮流更迭。
除了《神經漫游者》等偉大的科幻作品,“賽博朋克運動之父”威廉·吉布森送給人類社會的,還有一句深刻洞見:“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它已成為科技公司“布道”未來的標準話術,用來解釋如今AI等令人眩暈的新發明,未來將從大眾的意識中消失。
但易被忽視的是,這句話還有另一個更具人性化的闡述角度:就在此刻,有一部分人正在毫無保留地將“未來”端給大眾看,他們就是年輕人;他們現在秉持的觀念,態度和生活方式,即是未來的大多數——或者具體點說,他們當下的消費觀,即是未來最“正常”的消費訴求;他們現在熱愛的潮流音樂等新事物,即是未來最“正常”的審美偏好。
判斷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審視現在。對于年輕群體的價值皈依,如今社會早已達成共識:譬如他們作為真正的“原住民”,在互聯網的汪洋大海中如魚得水,毫無對“信息過載”和“碎片化”的抱怨;他們逐漸告別對性價比的單一追求,消費觀充滿了感性色彩;他們沒有太多歷史包袱,在全球化浪潮的浸潤下具備了地球村思維;他們是重度社交人群,渴望擁有圈層中的影響力;他們是網娛潮人,熱愛音樂與網劇;他們從小與流行為伍,甚至自己就是某些潮流文化的塑造者。
而更像是對上述人物畫像的印證,騰訊視頻音樂將聯合京東,在6月17日舉辦一場潮iN盛典。據官方透露,騰訊視頻音樂將通過各種潮流元素的拼接,為年輕人搭建一個潮流音樂與潮流消費融合的場景,通過一系列頗為大膽的嘗試,打破常規娛樂盛典的舊有常識——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希望取悅“所有人”、大雜燴式的雙十一晚會,這場盛典只想取悅代表未來的一部分人。
而它也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年輕群體在音樂偏好和消費立場上,與父輩們的極大差異。
多元化時代的潮流音樂
先來聊聊音樂。
無需贅言,音樂是每個時代最先鋒的藝術語言。作為一種具備最大公約數屬性的藝術載體,音樂幾乎嵌入到所有潮流文化中,成為各種流行元素的連接器——這當然是因為音樂是任何時代年輕人的精神剛需,誠如騰訊視頻音樂中心總監鄧林海接受采訪時所言:“音樂是潮流青年一定會去關注的事物,任何時代都是如此。如果你關注年輕文化,理論上你就關注音樂。”
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多元化時代,潮流音樂只是個宏觀概念,它并非指某一特定流派(比如嘻哈)。這并不難理解,眾所周知,互聯網帶來的分眾現象,讓趣味相似的年輕人更容易聚集——哪怕在潮流音樂“內部”,熱門與冷門,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界線也已模糊不堪,不存在統一標尺和公共審美準則,這也是為什么潮流音樂彰顯出極強的包容性,嘻哈,電音,街舞,古風……每一種潮流元素,都是其擁躉的“官方語言”。
而這種包容性還體現在,不同潮流元素往往會彼此碰撞,不同音樂類型會自由組合,打破固有審美疆域,孕育出新的潮流方向,很多時候還會借助科技力量呈現出極致化的視聽體驗。
事實上,從已經官宣的陣容名單上,騰訊視頻x京東618潮iN盛典就力求多元,吸引各圈層年輕群體:譬如,不斷創造流行風向的舞臺女王李宇春;不斷開發新可能性的張杰和周筆暢;打造土味情話的全能男神羅志祥;個人風格日趨鮮明的李榮浩,徐佳瑩和林宥嘉;不斷打磨聲音感染力的張碧晨和郁可唯;國際色彩濃重的迪瑪希和袁婭維;加持“怪力”的創作才子毛不易和汪蘇瀧;深入融合中國風的霍尊等。連線深圳的北京分會場還請到了情歌王子張信哲;實力唱作人金志文;純情男聲胡夏和創作精靈蘇運瑩……不難發現,上述每個藝人其實都是各自潮流領域的代表人物,人們也期待他們能在盛典上跨界創新,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更感性的消費主張
說完音樂,再來看看這場騰訊視頻x京東618潮iN盛典的另一關鍵要素:消費。
如果說音樂是潮流的最佳載體,創造了人類每個時代的先鋒語言,那么消費則是潮流最直接的外部表現,見證了人類每個時代的潮流更迭。
尤其在中國,所有商家心知肚明,成長軌跡與國民經濟上揚軌跡高度重疊的年輕群體,是最充滿商業想象力的目標用戶。波士頓咨詢公司2017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市場在5年內將有2.3萬億美元的增量,其中65%都將由年輕人群貢獻。
更重要的是,不曾體會過拮據的他們,有著比父輩更高的消費訴求,除了通過購買某種商品完成自我價值確認,給自己貼標簽,實現圈層社交;他們也告別了市場經濟初期追逐式的大眾消費,呈現出更自主,更精神化的消費主張。
有學者將消費需求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只需滿足基礎功能即可,企業需要做的就是降低成本,批量生產(工業時代的典型樣貌);第二層,考慮到同質化是大多數行業的宿命,消費者注定不會滿足于對功能本身的偏愛,而會為產品添加情感和社交訴求;第三層,消費者開始思考消費的意義,希望在消費中達到“自我實現”,譬如想知道品牌背后的故事,它與自身的關系,這是價值觀層面的需求。
頗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許多年輕人的消費心理,是從第三層開始往前“倒推”——更有趣的是,擁有這種感性消費主張的年輕人,又與熱愛潮流的群體高度重疊。從這個意義上,也就不難理解騰訊視頻音樂與京東合作舉辦盛典的價值所在。
互聯網時代的“MTV頻道”
談及這種價值所在,首先得回答一個問題:騰訊視頻為什么做“潮音”——這個騰訊視頻音樂發力國際流行音樂,面向年輕群體建立的潮流文化品牌。
從2014年成立開始,騰訊視頻音樂以演唱會直播為突破口,逐步發展為中國視頻市場在線演出第一平臺。去年至今,其平臺定位更為清晰,致力于成為潮流音樂第一平臺。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下音樂平臺承載更多是廣譜的音樂類型,這對以年輕人為核心受眾的音樂市場而言,行業內缺少屬于年輕人潮流的且將視覺體驗做到極致化的平臺……當年電視媒體發展時,全球有MTV這樣一個平臺,互聯網媒體發展到今天,中國需要有一個音樂視頻平臺來成為互聯網上的MTV。”
某種意義上,通過聚焦潮流音樂,除了能與其他平臺形成差異化定位,騰訊視頻音樂還以成為“潮流趨勢風向標”的方式,聚攏了中國最優質的潮流愛好者,就像當年的MTV頻道一樣,躍升為一個文化地標,甚至年輕人之間尋求身份認同的“暗號”。
這無疑會產生極大的商業價值。通過此次騰訊視頻x京東618潮iN盛典即可看出,當騰訊視頻音樂以“潮音”為基點,以潮流為核心元素搭建場景,就可完成在消費領域的價值輸出。
首先,這里擁有同類平臺里最多的年輕人。在此前烎·2018潮音發布夜的直播在線觀看人群中,90后占了65.5%,00后占了12.5%,27歲以下觀眾占據八成——但更為重要的是,這里的“年輕”并非單指年齡本身,而是說他們是這個時代真正敏感于潮流元素,喜好張揚個性的族群。這意味著,品牌商很可能借助此次盛典,俘獲更多年輕用戶的心智,進一步“翻新”自己的品牌形象。
其次,我一直覺得,當綜合體驗對年輕人而言愈加重要,購買流程的任何一環都是一種市場行為。在騰訊視頻x京東618潮iN盛典上,潮流單品可直接導向京東下單,但與電視購物那般生硬的消費不同,通過整場盛典的氛圍打造,和在生活方式上的引導,可以將“買買買”變得更具溫度和態度。據官方透露,盛典舞臺現場將是一場技術,時尚與審美交織的高密度信息轟炸:電音DJ蒸汽波,波普雕塑,霓虹像素,熊與氣球,外星人和機甲,水晶中國風,復古……這種舞美呈現,過往罕見;而各種頗具直覺沖擊力的黑科技,表演和藝術裝置,也可謂華麗至極。
此外可以預見的是,騰訊視頻x京東618潮iN盛典將通過全生活鏈條的展示,勾勒出年輕人衣食住行全場景的樣貌,從而制造出一系列多品類跨界合作的機會。
總之,這場盛典的核心邏輯不是單純的“帶貨”,而是通過整合內容,技術和消費等不同維度,制造出一個恰當場景——要知道,在分眾時代,品牌主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匹配自己調性的場景,只有為目標消費者搭建一個舒適且熟悉的場景,他們才會覺得“咱們是一伙的”,用戶消費也就一觸即發。
在這其中,騰訊視頻音樂起到了某種橋梁作用,他們以潮流元素為媒介,在迎合年輕人審美偏好的同時,充分融合了品牌方的營銷需求,從而讓平臺自身,年輕消費者和品牌方之間發生共振,形成共贏。
李北辰/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