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全國200城支持56種電子證件 最快領取只需3秒互聯網+

出門辦事忘帶證件白跑一趟,是很多人都曾遇到過的尷尬。
出門辦事忘帶證件白跑一趟,是很多人都曾遇到過的尷尬。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證件都可以放進手機,這樣的“折返跑”將大大減少。支付寶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超過200城市支持56種“電子證件”,包括電子社保卡、電子駕駛證、電子行駛證、電子結(離)婚證、電子學生卡等類型,覆蓋了購票出行、酒店住宿、網吧登記、看病購藥等領域。
支付寶副總裁楊鵬認為,電子證件技術已經成熟,電子證件時代已經來了。“希望能有更多城市、更多辦事機構認可電子證件,進一步豐富電子證件的使用場景,讓更多人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電子證件成趨勢全國過半城市支持
“到了酒店發現身份證忘記帶了,還好能用電子身份證。”去天津出差的張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電子證件帶來的便利。打開支付寶首頁“卡包→證件”即可“刷臉”領取,全程不足3秒。“電子身份證”全稱為“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簡稱網證,是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全國已有超過4000萬人在支付寶上領取了該證件。
網證并非支付寶推出的第一張電子證件。早在2016年10月,深圳交警部門和支付寶合作推出電子駕駛證,只要出示“電子駕照”就能證明“我就是我”。在浙江,近10種電子證件可領取,首創的電子社保卡被廣泛“復制”到全國190多個城市。杭州市全部醫院、藥店全部可使用,系全國第一城。
江西也異軍突起,以可“領證”數量56種躍居全國第一。今年春節期間,江西一對夫婦去派出所辦事,忘帶結婚證差點白跑一趟,在支付寶內領取電子結婚證,順利辦完了事。
從區域一體化看,長三角和珠三角當仁不讓領跑全國,是支持電子證件數量最多的區域。京津冀方面,天津以6大電子證件領跑。
技術日趨成熟專家建議:建議開放更多使用場景
從最初支持公安路面巡查到需要實人認證的網吧、賓旅館住宿,電子證件在越來越多需要證明“我是我”的地方都能用。支付寶刷臉、實名認證等技術準確率達99.99%,電子證件通用的技術條件已然成熟。
經常出差的廣州市民林先生有很明顯地感受,原來電子駕照只能在廣州使用,現在天津、海口等多個城市都能用,但是每個城市的使用場景還有所限制。“比如酒店住宿只有天津、杭州可用,北上廣這樣商務出行較多的城市還不支持,高鐵購票也還不行。”經常在京滬出差的杭州人陳小姐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地方可以用,“比如景區門票、坐高鐵,真的能一部手機走遍全國。”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認為,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讓“數字化生存方式”成為大勢所趨,電子證件是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應用到更多實際生活中去。“電子證件不僅能給老百姓辦事帶來方便,同時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后,大大提高了全社會的運行效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