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早期入局者口述:做過“韭菜”后,我對行業的冷思考通信
在區塊鏈上,系統上的結點自身私鑰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因為錢包和私鑰可能會受到釣魚、病毒等威脅。
從2018年伊始,借著A股市場的東風,區塊鏈便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然而面對近期持續跌停的概念股,給不少準備進軍區塊鏈市場的追隨者們一盆冷水。區塊鏈為何如此火爆?究竟是新機遇還是新泡沫?局內人是怎么看的?
為此,區塊鏈探長邀請了數位業內人士,講述他們在這個行業里“搏擊”的故事,并分享他們的看法,給后來者一些忠告。
第三期的講述者是海外數字貨幣錢包 AToken 公司創始人兼 CEO邊龍飛。
以下內容根據邊龍飛的口述整理:
比特幣經歷了兩波牛市后
整個行業的泡沫越來越大
第一波牛市:
我是從2013年開始關注區塊鏈的,尤其是比特幣。
我還曾參與過炒幣,也就是現在人們俗稱的――“韭菜”。
那一年,比特幣的市場價格波動很大,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對比特幣的肯定態度被媒體曝光后,比特幣價格漲到歷史上第一個高點:從年初幾百塊的價格一下漲到了八千多人民幣。
當時圈內的人都十分關注。據說甚至有人會把房子賣了去買比特幣,也確實有人從中撈了不少錢,但也聽到有人在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總的來說,2013年是比特幣的第一波大牛市。
但這個價格在短短幾周的猛增攻勢后,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在年底發布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比特幣的價格在當天暴跌,之后一直都是下滑的狀態。
當時很多人來和我交流:“政策管制后是是不是數字貨幣以后就沒戲了?”
我的觀點是不會,這部分的市場需求是關不掉的,會繼續保持或以其他的形式釋放。
因為從使用程度來看, 比特幣等一些主流的虛擬貨幣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信任的基礎,有很多的成本投入在里面,它的價值會一直存在下去,或者說很難從政策等其他的方式來輕易封殺掉。
并且,從市場需求來看,用戶有投資理財的需求(就是炒幣的需求),企業有融資需求或者發幣的需求,這兩方面會互相融合,促進行業發展。
第二波牛市:
ICO項目在國內被叫停后,大部分都轉向了海外市場,但反而吸引了更多用戶的參與。因為數字貨幣交易所移到海外之后增加了渠道的成本,這樣幣價就會更高。而與此同時,很多用戶抱著投機的心態進場,看到價格抬升都被紛紛引入。到今年1月,比特幣迎來了第二波大牛市,幣價重新走回了高點。
在這兩波的牛市之后,區塊鏈也一夜之間成為焦點話題,整個產業鏈也有如得到了一個“釋放之門”的鑰匙,投資與創業大軍迅速崛起,開始與區塊鏈“攀關系”。
不論是在科技或金融行業的相關沙龍論壇中,還是在中關村的某個咖啡廳里,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對區塊鏈(包括數字貨幣)相關內容的高談論闊,也聽到席卷而來的融資大潮,甚至聽到有的公司在早上擬好白皮書,晚上就要在海外ICO的“瘋狂傳言”。
給新入者的忠告:
聽說和區塊鏈沾邊就能賺大錢?請務必三思
從今年如此大幅度的股票漲跌可以看出,泡沫終究會有刺破的一天,最后的結局就是熱血的創業變成一個眾人皆知的笑話。
唯有從真正價值技術的角度的出發, 才能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2015年,我進入火幣網工作,負責移動部門,后來又負責錢包組的開發。在工作過程中,我發現火幣網的錢包主要是圍繞交易所來展開的,但在部分應用落地方面有局限性。
因為區塊鏈本身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而交易所的平臺是一個中心化管理的錢包。那么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場景中,是沒辦法用錢包完成的。比如說現在很多ICO都關掉了,那么幣放在哪里?此外,在一些應用中也會有強制需求(比如以太坊要去用幣買游戲貓,是需要去中心化的錢包來完成支付的)。
考慮到這部分的市場需求,我就開始創業,做了一款去中心化的、針對個人的“輕錢包”,叫做AToken。
實際上,進入創業大潮后,我并沒有經歷像大眾所傳言的那樣能一夜暴富。
區塊鏈的創業環境并不如眾人所想的那般能節節高升,反而到現在進入了一種困境。
相信區塊鏈領域中的創業者們都感受到了最近的行業變化和壓力,所以在此也要給一些準備要入局的創業者們一些忠告:目前的區塊鏈領域環境確實很不穩定,不論是政策環境、技術環境等方面的變化都很快。
當下的情況是,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跟的上現在區塊鏈行業的變化速度,加上政策的不明朗,這些種種變化都會給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帶來障礙,我們團隊的整個創業過程也十分小心翼翼。
身邊也有一些在區塊鏈領域頂不住壓力的創業朋友,在今年改做了別的項目,很大原因就是公司自身的運營能力跟不上現在的政策變化,在此建議創業者們要三思而行。
區塊鏈技術想要落地應用還有三大痛點需要解決
目前區塊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首先是數字貨幣階段,比如產生了比特幣等等;第二階段是產生了一些基礎的簡單應用,比如ICO的應用開發等等;第三階段就是比較復雜類的應用,比如說以太貓等相關的游戲應用。
但這三個階段都屬于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 ,要實現真正的落地應用,還有幾大痛點需要解決:
1.產品真的不好做,成本也沒那么低
因為區塊鏈底層設施等技術現在還是在早期階段,很多性能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比如比特幣,目前每秒的交易次數大約僅能支持7筆,對比支付寶每年雙十一能每秒處理十幾萬筆的交易次數懸殊極大。
所以目前很難能開發出復雜性的應用,大部分應用還都是在設想或者應用開發的階段。
2、完全去中心化落地很難
雖然各行業支持和擁抱區塊鏈技術,但實際上,政府或企業很難會真正大規模推動去中心化模式。因為現在的信任機制都是與中心化緊密捆綁的。從概念定義的角度來說,很多區塊鏈應用都只是“弱中心化”,但很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
3,安全性和隱私性存在問題
在區塊鏈上,系統上的結點自身私鑰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因為錢包和私鑰可能會受到釣魚、病毒等威脅。
舉個例子,如果你把你的資產存貯在區塊鏈上作為智能財產,但是不小心把私鑰弄丟了,這意味著你的資產便不再屬于你了,這恐怕很難讓人接受。
此外,去中心化的情況下所有交易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如果交易雙方知道一些商業機構的帳戶和交易信息,就很有可能清楚交易方所有的財產信息(包括重要資產和商業機密等),隱私方面會受到嚴重的侵擾。
區塊鏈的下一次爆發:可能會從游戲行業切入
創業后,很多朋友來和我交流探討,其中有個話題是經常會提到的:哪些領域還適合與區塊鏈“沾邊”,會有大的發展機會呢?
我認為區塊鏈的爆發很有可能會切入整個游戲行業作為開始。
比如前段時間風靡海外的區塊鏈貓(英文名:crytokitties)的游戲,是去年一款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虛擬電子貓咪游戲,在上線以太坊之后,僅一周時間就創造了將近200萬美元的成交額,占據以太坊區塊鏈交易額的14%。
因為區塊鏈會天然帶來數字貨幣的屬性,而人們之前玩到游戲里的道具都是中心化發行的,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但從技術上來說,這些應用還不夠有足夠的可信任度,這個道具是屬于自己的還是游戲平臺的?有些道具的擁有者會認為這部分資產還是受人控制的。但如果是區塊鏈做這樣的事情,這部分資產就是屬于自己的,會有更高的信任度。
其實現在已經有許多公司用區塊鏈來開發游戲道具的交易平臺。隨著平臺區塊鏈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及加密令牌的推出,玩家以后可以買賣游戲中的道具,以及應用到包括移動、PC、主機、VR和AR等所有平臺上的游戲。
總的來說,整個資本環境對區塊鏈的態度持樂觀態度。每周至少都會有3-4個投資機構會主動聯系我們約談相關融資問題。但其實我們對資本的需求也有其他選擇,可以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用發幣的方式在海外融資。所以融資方面我們并不是很擔心。
*內容僅代表口述者本人,不代表區塊鏈探長的立場和觀點。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