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如山”的京東,如何做到“動如雷震”?互聯網+

用戶增長比京東快,給京東帶來了用戶增長,京東的收入成本增長了20.2%。
京東自1998年成立以來,已經過去了22年。在這二十二年中,京東發展為如今的樣子,一路也是坎坷頗多。自建物流、自營店等重資產模式導致其前期投入巨大,不過穩扎穩打的方式也讓其在2019年扭虧為盈。
2020年5月15日,京東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凈收入14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日用百貨銷售的凈收入525億元,同比增長38.2%。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3.87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4.8%。
但財報中同樣顯示第一季度營收成本為12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2%;凈利潤為10.73億元,同比下降85.34%;經調整后凈利潤30億元,去年同期為33億元,同比下降9%;現金流轉為負值,-30億元。
財報顯示出一季度雖然經受疫情,營收依舊上漲。同時成本也在上漲,現金流變成了負值,企業經營存在一些問題。
疫情下的“不動如山”
2020年第一季度,大部分時間處在疫情籠罩之下,線下市場遭遇嚴重打擊,線上購物成了保證民生的重要方式。而一直是重資產模式的京東,在疫情期間讓我們看到了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疫情期間,眾多物流企業停運,諸多醫療物資、生活必需品運轉不及。京東長時間?淫在自建物流讓其在疫情期間依舊保持高效的物流能力,京東物流承接了相當大比例的物流訂單。
京東物流以智能供應鏈為代表的“新基建”,展現出強大的力量。情人節幫助花農賣花,京東生鮮幫助滯銷的農戶,幫助武漢承運來自中國各地的700多噸醫療物資,在抗擊疫情保障民生民生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穩固的京東物流保障了京東的供應鏈,在其余電商平臺因為第三方物流以及上游工廠未復工開不了張時,京東依舊賣的紅紅火火。許多人因為在其他平臺上買不到貨或者買了發不了而轉移至京東。以快消日用百貨為主的一般商品銷售的凈收入為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2%。
在“新基建”浪潮下,京東的智能供應鏈是京東的新基建。一個企業的基礎建設決定了企業的高度,很多公司都在注重基礎建設。
美團持續虧損下做出連接4億消費者與620萬商戶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以及全球領先的分鐘即時配送網絡,疫情期間為商戶和消費者帶來便利。
百度構建“知識+信息流”搜索方式,在信息搜索方面做基礎建設。同時在15年就開始投入無人駕駛領域,是中國人工智能的先驅企業,在新基建中也多處實現技術落地。
京東的基礎建設是京東的核心競爭力,在疫情中的優秀表現也帶動其他業務的增長。財報中披露京東旗下京東工業品簽署2.3億元A輪融資協議,京東工業品投后估值已超過20億美元,成為繼京東物流、京東數科、京東健康之后的有一個獨角獸公司。京東的生態進一步完善。
而且在天眼查上對京東進行檢索,發現其2019年11月15日投資了自己旗下的京東健康,這剛好是在疫情爆發之前,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效性,可以想到在疫情期間京東健康也得到了不錯的時事紅利。
京東第一季度做到“不動如山”,受疫情影響最小,基礎建設構建的完整與一定程度的前瞻投資是主要原因。
“不動如山”下的“波濤暗涌”
疫情讓京東的優勢體現出來,一季度財報亮眼。但疫情過后,第三方物流平臺恢復,供應鏈漸漸趨于正常,拼多多和淘寶都將迎來用戶反彈,而受疫情影響最小的京東,能做到持續增長嗎?去除疫情影響,京東“不動如山”的穩定增長下,仍有“波濤暗涌”。
1.重資產模式成本高
對比淘寶和拼多多坐收傭金的平臺化經營模式,京東的重資產模式太過辛苦寒酸。
京東2020年第一財季總營收1462億,產品零售凈收入為1300億,同比增長約19.7%,占總營收的最大部分。依賴于自營收入的京東成本必然也高,京東的收入成本增長了20.2%,達到了1237億元人民幣。此次疫情原因引起了在線零售業務增長,日用百貨類商品占比增加,導致履行費用同比增長29%至104億元。
重資產模式的不利同樣出現在京東的線下門店。2019年4月,京東入股五星電器,開始鋪展京東家電的線下門店。2019年11月份在重慶市兩江新區開設第一家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免除品牌進場費,靠自營模式建立線下家電賣場,主打客戶體驗。在店內設有一些“網紅打卡點”,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京東也希望借助網絡的傳播,提升線下體驗店的曝光度。
但是這家體驗店的盈利模式是個問題。京東自營是靠采貨入倉賺差價,利潤薄。傳統線下市場通常是收取品牌進場費盈利,而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不收品牌進場費,整個商場就像是把京東電器從線上搬到線下,無法保證單一商品的銷售量。這家體驗店有5萬平方米的運營成本,如何盈利是京東超級體驗店的大難題。
疫情原因也影響到京東電器的線下店,但是國內疫情漸過的現在,京東的線下門店顧客依舊很少。京東電器完全把線上的模式搬到線下,更像是為了線下而線下,增加了場地運營費的同時,盈利沒有跟上。
京東重資產模式的痛點明顯,其也一直在向輕資產模式轉變。京東商城開放平臺給第三方商家入駐,京東物流在2018年開始接第三方業務,到后來也開始接個人快遞業務。
但是輕模式轉變增長緩慢,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凈服務收入(主要為平臺及廣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務收入)增速在下滑,2020年第一財季凈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9.6%,而上一財季這個數字是43.6%。
2.守不住的基本盤,伸不出的擴張手
2020年Q1財報顯示,日常消費用品增長5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2%,而3C銷售收入776億,同比增長僅為9.8%。3C銷售收入一直是京東營收的重頭戲,3C用戶群體是京東的基本盤。
而這一基本盤正在流失。拼多多開展百億補貼活動后,諸多品牌成了拼多多補貼的目標,品牌家電和手機更是重點補貼的對象。拼多多在用“銀彈”砸出了通往五環內的大門,淘寶為了和拼多多搶流量,也開始砸百億補貼。兩家對新出的iPhone SE2補貼的對拼,一時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在百億補貼“上車”的人越來越多。
在拼多多燒錢往五環內發展時,京東開始向五環外發展。
京東早期也推出了百億補貼和拼多多對抗,但效果不是很好,整體上采用防守策略。后來京東直接復刻了一個京東版拼多多——京喜,帶著百億補貼和拼購,依靠微信社交平臺和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展開廝殺。
或許是眼饞拼多多高速增長的活躍用戶,京東對京喜寄予了很多希望,直接把微信的一級入口讓給了京喜。京喜也給京東帶來了部分用戶增長,2019年Q4新增用戶七成來自三至六線城市,2020年Q1新增用戶2500萬,創淡季最高。根據收貨地址來看,京東目前3-6線用戶占比超過6成。
然而,拼多多活躍用戶5.85億,大多數用戶已經習慣了拼多多的生態,不是京東短時間內能攻下的。而京喜推出后的效果不明朗,一季度的用戶增長大多是因為疫情原因,京東自營占優勢。京東近期把微信一級入口換回了京東主站,京東對下沉市場的開拓,僅僅靠復制一個拼多多是不夠的。
物流方面,隨著菜鳥系“四通一達”的發展,以及順豐對最后一公里快遞柜的壟斷,京東物流對比其他快遞的優勢越來越小。2019年9月,菜鳥聯合“中通、圓通、韻達、申通、百世”五家快遞公司做出承諾,長江三角區26城實現24小時內送達。四通一達區域內提速已是必然。
3.未能借“東風”
2014年京東和騰訊合作,基于騰訊龐大的用戶群體,給京東帶來了用戶增長。彼時京東用戶9660萬,如今3.874億。但是同時騰訊系的拼多多,起步比京東晚,用戶增長比京東快,截止到2019年年末,用戶5.85億。
為什么早就和騰訊合作的京東,用戶增長數比不上拼多多呢?
身處互聯網中,無論哪個互聯網行業最關鍵的就是流量,各個行業都不可避免的進行著流量的獲取→分發→變現。
騰訊提供的是社交平臺,是否借到騰訊的“東風”,實現社交流量向電商流量的轉化,是京東和拼多多的根本區別。
京東和騰訊合作之后,在QQ和微信上都有一級入口。但京東給大眾的固有印象是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主要面對中高端的用戶。這就與平均年齡不超過25歲的QQ用戶流量不符。微信興起之后,京東更像是把騰訊當做是一個宣傳口,沒有抓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現流量向電商的轉化。
而拼多多借到了騰訊“社交”的東風,拼購的方式為拼多多帶來了和騰訊合作的利益最大化。用戶和用戶之間的宣傳讓拼多多實現用戶大漲,并引流至自身app。
揚長補短方能“動如雷震”
京東的重資產模式投入資金大,利潤回報率低,但勝在底層基礎建設堅固,有良好的供應鏈。解決京東重資產模式的弊端一方面要發揮重資產的優勢,一方面要減少成本,增加盈利空間。
京東重資產運營模式給人帶來最大的印象就是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龐大的供應鏈能篩選出質優價低的商品。
所以京東對下沉市場的開拓不應只是以“價格低”為定位,而應以“性價比高”為定位。“性價比高”更能滿足老百姓占便宜的心理,才能和拼多多區分開,留住更多的新增用戶。
而減少成本和增加盈利空間主要靠進一步增加平臺第三方商家入駐和物流的第三方業務。
對于3C群體的流失問題,京東同樣也要抓住自身優勢。與供應鏈深度合作,增加自身競爭力。比如5月14日發售的紅米K30極速版京東專供,京東可以多做這樣的合作。
供應鏈是所有零售行業的核心,對于京東來說,這更是他能躋身電商第一梯隊的最重要砝碼,不管方向怎么變,這個基本盤只能加固不能松懈。
如今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是燒錢擴充用戶,這種戰略不會持續太久。包括說京東、天貓等一系列電商企業在內,只要肯燒錢,勢必是會在短期內拿到一部分市場。
畢竟對于電商這種高頻消費來說,符合低頻靠廣告、高頻靠補貼的互聯網商業金句,但切忌一點是不能對此形成路徑依賴。
一個企業在作出一項選擇的時候,會由于慣性的力量繼續做下去,過度依賴于燒錢帶來的流量也只是飲鴆止渴,真正想長遠發展必須想辦法把流量轉化為質量,打造自己的用戶粘性。
京東現在布局有立足騰訊小程序的社群電商,拼購平臺京喜,主打9.9特價的京東極速版,都是主攻的下沉市場。同時還有京東商城主站,線下京東電器門店,京東便利店等業務。
尋求自身品質的優勢和騰訊社交屬性的結合點,以及線下門店的體驗和線上平臺的結合點,實現騰訊小程序社群電商引流+百億補貼京喜拼購+京東極速版性價比+限時秒殺主站+線下門店生態閉環,互相引流轉化,以優秀的產品質量和服務,為京東帶來正向的馬太效應,帶來用戶增長和GMV增加。
5月19號深夜,沉寂許久的劉強東發布了一封京東內部信,表示京東集團將完成使命升級,要完成以“技術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續的世界”的使命,那這個不動如山的京東,是否要開始動如雷霆了呢?
財經自媒體“藍莓財經”,訂閱號:藍莓財經,個人微信號18500928579,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