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虧損14.5億,徐少春將如何帶領金蝶前行?快訊
在最近的金蝶2024全球創見者大會上,金蝶國際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一番“數智化轉型五項修煉”的說法讓不少人耳目一新。
在最近的金蝶2024全球創見者大會上,金蝶國際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一番“數智化轉型五項修煉”的說法讓不少人耳目一新。作為在軟件行業馳騁三十余載的老將,徐少春見證了行業興衰交替,也率領金蝶翻過一座又一座雪山。然而,近年來,金蝶國際深陷盈利困境,盡管它試圖通過云轉型和出海尋找突破口,但這兩條路都走得異常艱難。
金蝶國際的財報數據令人咋舌。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其凈虧損分別為3.35億元、3.02億元、3.89億元以及2.1億元,加上最近半年虧損的2.18億元,短短四年半時間里,金蝶國際累計凈虧金額高達約14.54億元。盡管總營收有所增長,但歸母凈利卻始終未能實現盈利。這一切的根源,在于金蝶國際的云服務業務虧損嚴重。
自2020年起,云服務業務收入逐漸超過傳統ERP業務,成為金蝶國際的支柱業務。然而,這一轉變并未帶來預期的盈利增長,反而讓公司陷入了更深的虧損泥潭。盡管金蝶國際對云服務業務寄予厚望,甚至立下“再造一個金蝶”的豪言壯語,但現實卻異常殘酷。
金蝶國際的云轉型之路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12年,公司便提出了“云轉型”的構想,并為此投入了大量資源。然而,多年過去后,金蝶國際在云計算領域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一方面,金蝶國際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回報卻遠未達到預期。另一方面,公司在爭奪大客戶方面并未取得顯著進展,中小微型企業仍占其收入大頭。這些企業生命周期短、波動大、付費意愿不強,導致金蝶國際的NDR指標表現不佳。
此外,金蝶國際在云轉型過程中還面臨著策略上的挑戰。有專家指出,金蝶國際在轉型過程中未能充分發揮云計算的成本優勢,對云計算的理解和實戰經驗都存在欠缺。這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盈利困境。
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金蝶國際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然而,這條出海之路同樣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盡管金蝶國際在新加坡、越南、泰國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處,并計劃構建海外交付服務網絡,但地緣政治、宗教、文化、經濟等多重因素都可能對其業務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金蝶國際在海外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都相對較低,這對其拓展業務構成了嚴峻挑戰。
金蝶國際的云轉型之路和出海之路都充滿了挑戰與不確定性。在盈利困境的壓力下,公司需要盡快找到破解之道以增強資本市場的信心。然而,無論是云轉型還是出海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金蝶國際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策略和執行力,并尋求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案。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它可能會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和市場份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