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劉強東雙十一火拼,消費者會成為炮灰嗎觀點
雙十一又來了,一片紅火的搶購風潮下,涌動著刀光劍影的暗流,商場上硝煙彌漫。
雙十一又來了,一片紅火的搶購風潮下,涌動著刀光劍影的暗流,商場上硝煙彌漫。
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短短兩句話,撕開迷霧,露出商戰的冰山一角:“二選一不是一家公司牛逼的表現,其實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不過,任何下三濫的競爭手法從來都不會贏到最后!”
硝煙彌漫,壟斷會不會不期而至
劉強東所提到的“二選一”并不是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的哲學選擇,而是品牌商對平臺的站隊選擇:一個品牌商只能選擇京東或天貓其中一家作為網絡銷售平臺。讓劉強東急眼的導火線是臨近“雙十一”,多家品牌商卻“臨陣脫逃”,與京東“分手”。其中,多為服裝品牌,如海瀾之家、太平鳥、歐時力、江南布衣、真維斯等。40多個國內知名服裝品牌官方旗艦店相繼宣布撤出京東,但在天貓等其他電商平臺上繼續運營。
這種情況并非一時之舉,也早已不僅限于服裝品牌。2015年8月,天貓宣布與迪卡儂、Timberland、Lafuma等20余家國際品牌簽署獨家合作協議,明文規定產品只能在天貓平臺上獨家銷售,將“二選一”突破節日限制,變成常態化。至于其他沒有簽署獨家合作協議的品牌,天貓則利用資源配置來提醒品牌自覺做出選擇。知名服飾品牌商劉云(化名)對媒體表示:“不發郵件、不發微信,天貓的二選一不會給你留下證據,如果拒絕二選一,你付錢購買的權限(如直通車)也不會直接關閉,但很多隱性福利將向其他品牌傾斜。”
消費者最終會成為炮灰
“二選一”意味著站隊,站隊意味著專供,專供意味著排他,排他意味著沒得選。而這最終的“沒得選”,是消費者沒得選。消費者沒得選直指另一個名詞——壟斷。壟斷又會帶來什么呢?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告訴我們了——壟斷來了,混亂還會遠嗎?以次充好、隨意定價、虛假宣傳、糟糕物流……這都只是剛開始,電商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有競爭就沒有生態,沒有有序競爭就沒有健康生態,試想生物圈只有一種生物時,地球還會是彩色的嗎?而二選一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強行終結競爭,攪亂經濟生態,謀求獨家霸權。
如今,脫胎于淘寶的天貓擁有數億買家,近10萬個品牌,加上同為阿里系的支付寶加持,雙十一購物節以來交易量跳躍式增長。而京東在全國范圍擁有15萬名員工,超過500家物流中心,產品530萬種,同時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服務效率。兩家企業領銜中國電商發展,同為互聯網時代的弄潮兒。以如此體量,惡意競爭排擠對手,馬云和阿里的居心讓人不敢往深處想。
商業競爭不是壞事,有助于競爭雙方提高品質,但一旦陷入惡意競爭當中,毫無疑問,消費者最終會成為炮灰。
玩爛了游戲規則,對誰都不是好事
防止混亂,攔截壟斷,讓消費者有的選,讓品牌商自由選擇平臺,把傾倒的多米諾骨牌一一擺正后,我們發現,這才是商業生態應有的清朗風貌。競爭與合作,本就是太極的黑白兩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商場如戰場,詭譎變幻。具有一定體量、占據一定地位、擁有一定影響力的大企業理應洞悉太極的智慧。
當雄獅闊步前行,自有蒼鷹翱翔天空、蟒蛇盤踞巨石、獵豹迅猛疾行……猛獸各有所長,企業各有所優,聯盟既已達成,各顯神通,方能抵達夢想的遠方。正如天貓主要是為買賣雙方提供在線交易的開放性平臺,而京東立足于用技術為品牌商提供供應鏈服務,兩者之間商業模式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君子之道,意味著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據星圖數據顯示,2016年“雙11”當天全網銷售額最終為1770.4億元,天貓(含淘寶)和京東(含1號店)兩家占據了92.2%的市場份額。前者占比68.2%,后者占比22.7%。《2016上半年中國家電網購分析報告》權威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在線家電(含3C數碼通訊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京東市場份額以59.9%大幅領先,天貓25%位居第二。然而,天貓整體規模仍在京東5倍以上,尤其在服飾家居領域,天貓銷量是京東的10倍左右。
天貓現在發力攻城,京東自然并不會束手就擒。究竟鹿傷誰手,對消費者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打壞了消費環境,尤其不要玩爛了商業規則,這對誰都不是好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