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消費金融的"甜蜜陷阱":高利率、低質量與激進融資觀點
中原消費金融的貸款余額在不斷攀升,截至2024年12月末,貸款余額為392.97億元。
中原消費金融的貸款余額在不斷攀升,截至2024年12月末,貸款余額為392.97億元。
首發|明見局
作者|張典
在消費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原消費金融走出了一條上升曲線,然而,從高利率質疑到資產質量隱憂,都引起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高利率爭議:徘徊在監管紅線的邊緣
中原消費金融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利率問題一直受到爭議。
從公開資料來看,盡管發行說明中提到資產池中的產品加權平均貸款年利率為18.67%,但大量用戶在公開投訴平臺反饋其綜合貸款利率超過24%。
在2025年2月計劃發行的第一期個人消費ABS中,截至初始起算日2024年11月11日,加權平均貸款利率為18.74%,看上去符合監管對于消費金融公司貸款利率應在24%以內的要求。
但用戶的反饋卻揭示了不同的情況,中國經濟網對該公司進行了詢問:實際業務中的利率計算方式是否存在模糊地帶?是否存在諸如手續費、服務費等額外費用變相推高了用戶的實際借貸成本?
面對詢問,中原消金相關人士未作回應,這種沉默無疑加深了公眾對其利率問題的疑慮。
高利率不僅加重了消費者的還款負擔,也增加了違約風險。一旦借款人因過高的利率難以按時還款,進入訴訟程序,法院可能不支持過高部分的利息及罰息等。這不僅會導致部分利息不能足額收回,影響中原消費金融的收益,還可能對其資產支持證券的本息償付產生不利影響,進而波及投資者的利益。
資產質量:數據下藏著潛在危機?
從數據上看,中原消費金融的資產質量似乎在不斷改善。
2024年不良率為2.09%,較去年的2.19%下降了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89.51%,比去年的161.26%有所上升。
但據相關報道顯示,雖然其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原消費金融的貸款余額在不斷攀升,截至2024年12月末,貸款余額為392.97億元。
在貸款規模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不良貸款的絕對數量可能并未減少。而且,歷史靜態池平均核銷率為3.14%,這一數據反映出資產池存在一定的潛在損失風險。
盡管資產池有較高的收益率,聯合資信根據靜態池數據計算得到的基準年化收益率為21.49% ,初始資產池加權平均現行貸款年利率為21.15%,交易文件也約定每次新入池的全部貸款的加權平均年化貸款利率不低于16.00%,但高收益率能否持續穩定地彌補資產池預期損失的現金流,仍存在不確定性。
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借款人還款能力下降,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將迅速暴露。
此外,有業內人士提醒,中原消費金融入池資產涉及的“提錢花”產品,雖為純信用消費貸款,申請、借款、還款均可在線上完成,看似便捷高效,但這種純信用模式也加大了信用風險的管控難度。
在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個人信用狀況的波動可能更為頻繁,如何準確評估和有效控制信用風險,是中原消費金融面臨的一大挑戰。
ABS發行:激進擴張背后的資金壓力
據公開消息,中原消費金融熱衷于發行ABS,2024年全年共計發行近65億元ABS,發行規模在業內居于首位。
2025年更是動作頻頻,計劃多次發行ABS,6月16日發布鼎柚2025年第三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公告,本期證券總規模15億元。
如此激進的ABS發行策略,一方面反映出其試圖通過市場化融資渠道快速擴大規模、提升資金實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資金壓力。
持續發行ABS雖然能在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用于新增個人消費貸款,覆蓋更廣泛客群,但也增加了對市場的依賴。一旦市場對其資產支持證券的認可度下降,或者市場流動性收緊,發行成本將大幅上升,甚至可能面臨發行失敗的風險。
而且,大規模的ABS發行意味著未來需要按時兌付大量的本息,這對中原消費金融的資金流管理和盈利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如果資產質量出現問題,導致資產支持證券的收益無法達到預期,將會引發投資者的信任危機,對其后續融資和業務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都需要保持理性和謹慎,透過表面數據,看清其真實的經營狀況和風險水平,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風險之中。而中原消費金融自身,也需要正視這些問題,加強風險管理和合規運營,探索更加穩健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以應對市場的挑戰和監管的要求。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