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長不大的互金平臺 距離“死亡”還有多遠金融
規模增長對于互金平臺而言,不僅意味著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品牌認知度的加強,更是其商業模式的構建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當它戛然而止,收入、壞賬……都可能成為致命的一刀。
規模增長對于互金平臺而言,不僅意味著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品牌認知度的加強,更是其商業模式的構建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當它戛然而止,收入、壞賬……都可能成為致命的一刀。
1
看到通知的那一刻李青(化名)才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作為一家P2P平臺的創始人,數月以來,他已經帶領團隊做了各種預案,但風險整治的嚴苛程度仍然遠超他們的預期。
存管、信批、限額,再到最近幾天大連、上海兩地率先傳出限規模的規定……不斷加碼的監管要求已經成為互金平臺們無法承受之重。是的,你沒看錯,是限制互金平臺的規模增長,這也就意味著,P2P貸款余額不再增加。
事實上,關于限制互金平臺限制規模增長一事早有端倪。(注:由于互金平臺的定義太寬泛,本文主要以P2P網貸平臺為例說明)
2017年6月,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限期將至前,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十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文件,除了總結整治情況,更重要的信息是推遲了整治大限。
根據該文件,在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非銀行支付等領域,全國范圍內專項整治工作將持續到2018年6月底。個別情況復雜的機構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整改期最長可延至2年。
但這份文件已經提到在整治期間,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需雙降。具體要求包括,“整改期間,從業機構存量不合規業務要逐步壓降至零,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
只是,隨著該《通知》具體落到各地方開始執行時,嚴苛程度再度加碼。從大連、上海已經下發的通知來看,整改期間不得新增的范疇已經從 “不合規業務”變為了“業務規模”,而存量的“不合規業務”則要逐漸清零。
據馨金融了解,除了大連、上海外,目前北京、深圳等互聯網金融企業較為集中的城市還尚未下發正式的通知。但考慮到這份通知下發的背景——風險整治本身是全國性的,所以不排除其它地區很快會跟進。
從全國性文件到各地金融辦通知,從“不得新增不合規業務”到“業務規模不得增長”,同樣是九個字,但對于全行業的殺傷力卻大大升級了。
2
規模不增長意味著什么?
長久以來,P2P都是一個高度依賴規模增長的行業,融資、盈利甚至業務發展的持續性,無一例外都于高度倚賴于規模。業務總體規模不能增長也就意味著,如果存量不消化,就不能開展新業務,那這個商業模式的根基也隨之動搖。
舉個例子,目前,大部分P2P平臺對于商業模式是這樣闡述的:因為P2P平臺定位于信息中介,因此自己不放貸款、不賺取利差,而是通過撮合交易賺取服務費。
但同行的人都知道,這個服務費其實大有門道。
它通常在平臺發放一筆新貸款時先行收取,即在與用戶簽訂借款合同時直接將前期服務費加上去,使得合同金額大于借款人申請金額,額度大概約為借款金額的10%甚至更高,而這并不影響借款人在之后的時間里按照約定還本付息。
說的直白些,很多平臺上所謂的服務費基本上和民間借貸中所說的“砍頭息”如出一轍。在這樣的模式下,無形中增加用戶的借款成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只要不斷有新用戶和新增借款,就可以持續保持平臺漂亮的營收和盈利狀況。
所以一旦沒有增量,平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就被切斷了。
再進一步說,即便沒有增量業務,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長則兩三年,短則數月),平臺還是要給借款人還本付息。之前平臺大多會設置一種“風險備付金”或者作用類似名字不同的東西,按照平臺撮合的交易規模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
如果沒有新增貸款,這個備付金的額度也就不會增加,但是壞賬卻會持續爆發。尤其,對于長期貸款而言,越是到后期,壞賬爆發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一旦備付金被掏空,平臺只能用自己的利潤填補壞賬窟窿。
當然,也有人說新增業務減少意味著可以削減營銷獲客的成本,這也不是一點兒優點沒有。可是對于一家P2P公司而言,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沒有了,要填補的壞賬窟窿擺在眼前,再削減成本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如果真的規模增長受限,平均借款周期短的平臺會比借款周期長的平臺壓力小,畢竟消化存量的速度要快得多,對拓展新業務的造成的影響也要小一些。當然,這也只是相比而言。
這兩天,我身邊跟李青一樣焦慮的從業者不在少數。除了規模不得增長,還有存管、備案等一大堆關于合規的挑戰。何況,最后能通過備案的平臺只是極少數。更重要的是,沒有了核心的盈利模式,備案成功了又如何?
3
所以,今天可能是P2P行業歷史規模最大的一天。(跟“今天是我們人生中最年輕的一天”一樣,無奈又憂傷。O(╯□╰)o)
零壹財經梳理了P2P網貸規模的歷年數據,我國網貸累計規模和貸款余額分別達到4.9萬億和1.2萬億,雖然2007、2008年已經出現,但真正起量是近三四年。
根據零壹財經統計,2017年1-7月,P2P網貸的交易規模為1.53萬億元,同比增長54.3%,歷史累計規模達到4.9萬億元;截至7月末,貸款余額為12170億元,同比增長98.7%。
值得注意的是,網貸交易規模及貸款余額主要分布在北上廣及浙江地區,四地交易規模合計占到全國的79.4%,四地貸款余額合計占到全國的81.6%。所以,基本這幾個地區控制余額,全行業的規模增長都停滯了。
“本以為再多的事情也都是成長的煩惱。”李青跟我說,“沒想到,現在煩惱還在,但是連成長的機會都沒有了。”
是的,在10歲生日這一年,P2P被診斷為“侏儒癥”,他可能衰老,可能死去,可能消亡,但卻不可能再長大了。
【來源:零壹財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