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回中國市場,蘋果已經卯足了勁兒金融
在中國市場,昔日傲視群雄的蘋果最近因為接連的挫折不是很開心。
在中國市場,昔日傲視群雄的蘋果最近因為接連的挫折不是很開心。先是大中華區唯一一個出現負增長的地區,即使死對頭三星炸了又炸;再是推出一年半之后,Apple Pay的用戶相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說仍然是極少數;最后就是對中國市場iOS系統App中“打賞”強制征收30%的抽成。雖然蘋果也在頻頻對印度等市場示好,但是中國這個曾經在嘴里的肥肉可不能再吐出來。
所以,蘋果推出了更便宜的機型以及更豐富的色彩爭取客戶,Apple Pay也打起了優惠補貼戰,“蘋果稅”開始出現松動,大中華區的負責人也換成了本地選手葛越,看來,蘋果為了挽回中國市場,已經卯足了勁兒。
款式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去年3月份蘋果公司發布了4寸款iPhone SE,不僅價格更親民,同時在目前大屏占據市場的時代,滿足了一些小屏黨的需求。推出之后不久,很多分析師認為,蘋果應該不會再更新iPhone SE的產品線了。
但是,根據法國網站iGeneration的最新報道稱,蘋果會在下個月舉辦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新一代4寸屏iPhone SE。價格還會在原先SE的基礎上下降20%。
iGeneration對此次發布會的解釋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蘋果公司的原計劃是在9月份推出iPhone 7S、iPhone 7S Plus、iPhone 8,但由于iPhone 8的花樣難產而不得不推遲到10月份,iPhone 7S系列也隨之跳票。蘋果公司不得不隨機應變,提前推出一款小屏iPhone,填補產品線升級空檔。
但是,現在的用戶已經不是十年前的用戶,有人喜歡拍照,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游戲,他們可能更傾向于選擇滿足自己需求的手機,而不是已經缺乏創新能力并且對用戶特點一視同仁的蘋果手機。
Apple Pay,想說愛你不容易
面對中國市場毫無起色的移動支付業務,ApplePay終于拿出了國內企業常用也是最簡單粗暴但是非常有效的武器——燒錢+補貼。
7月18日至24日,蘋果在國內市場正式開啟一周ApplePay補貼活動,凡在有銀聯云閃付標識的指定商鋪,使用ApplePay來支付,即可享受低至5折優惠,以及高達50倍的銀行信用卡積分獎賞。
但在中國這個全球移動支付最發達的市場,前有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巨頭廝殺,后有京東支付、百度錢包等虎視眈眈。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ApplePay的處境愈發不僅尷尬而且難成器。盡管ApplePay在NFC支付領域占據絕對優勢。但在國內,由于種種原因NFC的市場基數太小了,即便ApplePay占據了90%,依然是一個難看的成績單。
況且,Apple Pay不好用也不能用,前提要有一個iPhone6以上的手機,而且這家店鋪還要額外安裝了POS機,能接受Apple Pay。如果用戶和商戶只需要一貼一掃就能完成收付款,何須再用Apple Pay?
“蘋果稅”開始松動
前一段時間對中國市場iOS系統App中“打賞”強制征收的30%“蘋果稅”,讓蘋果又硬氣了一回,不過卻失掉了民心。
為了不“得罪中國用戶”,加上iPhone 8即將發售,傳言稱備受外界非議的“蘋果稅”有可能被取消,為新機發售營造好的輿論環境。
根據更新版的《App Store審核指南》顯示,蘋果近期計劃在其現有的打賞規范下,增加了一條內容:“App可讓個人用戶能夠在不使用App內購買的情況下,向另一位個人贈予P2P貨幣式禮物,但需滿足以下條件:贈予者完全自主決定是否進行贈予;獲贈者收取100%的禮物金額;禮物沒有對應或包含接收任何數字內容或服務。”
其實蘋果要收“蘋果稅”原因還是在于文化上的隔閡,在蘋果通過App Store獲得的收入已經成為蘋果業績增長新動力的情況下,對于“打賞”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導致蘋果認為根據規則必須抽成,殊不知在中國,“打賞”是一個人欣賞另一個人而轉賬。
本地的和尚好念經
蘋果為挽回中國市場憋出的另一個大招就是任命無線技術副總裁葛越為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這次任命有兩個亮點值得關注,一個就是葛越是中國人,二就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是蘋果面向大中華區新設的崗位。葛越曾領導蘋果無線技術軟件工程團隊9年,專注于為 蘋果產品開發蜂窩、WiFi、藍牙、NFC、定位和motion 技術。她還負責開發 APPle Pay,HomeKit 和CarPlay 的工程團隊。
任命葛越出任蘋果在中國區的最高領導,被外界解讀是向中國市場的“示好”。,任命一個和這個市場有情感或者“出身”聯系的人去做市場推廣,這是很多外資企業都喜歡的一種操作,不管是行業從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會更容易接受接近“本土化”的團隊。
如此看來,蘋果為了挽回中國市場,可以說是人力物力財力都用上了,面子里子也都顧到了。不過,在當前日新月異的時代,落后一步需要走快十步才能追趕得上。之前已經落后的蘋果,不知還能否追趕得上。
【來源:金融之家 作者:木子】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