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京東蘇寧口水戰(zhàn):所謂封殺歸根到底是利益之爭金融
很大程度上天天快遞已經(jīng)成為蘇寧物流的子品牌,身份非常特殊,而這基本就決定了天天與京東的分道揚鑣。
遭京東封殺后,天天快遞已多次回擊,并向國家郵政局投訴稱,京東擾亂市場秩序。如今,連其大股東蘇寧也加入這場口水大戰(zhàn)。京東和蘇寧雙雙上頭條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們新的思考。
孰是孰非,一波三折的口水戰(zhàn)
在分析這件事之前,我們有必要對口水戰(zhàn)的來龍去脈進行一個重新梳理。19日下午,京東突然向平臺商戶發(fā)出《關于平臺合作快遞調整通知》,因天天快遞綜合服務質量較差,因此停止了后者服務接口。天天快遞則回應稱,京東封殺天天理由牽強,京東從未曾監(jiān)管平臺物流服務質量,也從未公布任何考核數(shù)據(jù)。該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服務質量呈快速上升趨勢,強烈譴責京東,并已向國家郵政局請求調解。
這件事經(jīng)過社交網(wǎng)絡發(fā)酵之后,在全網(wǎng)引起了熱議。隨后京東再次回應稱,在2017年上半年度的綜合評比排名中,天天快遞很遺憾的在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方面都得分較低,位于所有快遞公司中的最后一位,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天天快遞存在部分違反平臺規(guī)則的行為。
在京東封殺天天快遞五天之后,作為天天快遞的投資方,蘇寧控股集團副總裁、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也開始為天天快遞鳴不平,并于今天在微博和今日頭條同時發(fā)表題為《京東,可以做錯,不可作惡!》的文章,細數(shù)京東“幾宗罪”。
面對老對手的指責,京東也不甘示弱。在孫為民發(fā)聲5小時后,京東以“京東物流發(fā)言人”的名義直接在微博點名回應:“孫副董事長,請收起您的玻璃心!”京東則再次強烈,暫停天天快遞是因為每天客服和商家都能收到大量消費者的投訴。
24日晚間在蘇寧官方微博再次發(fā)布名為《致京東:別自絕于物流同行》的聲明,稱不僅天天快遞,還看到多家快遞公司也陸續(xù)遭到京東的屏蔽、封殺、清場。這是對整個中國快遞行業(yè)的“周一大屠殺”。
隨后京東官方微博也再次發(fā)布《三問蘇寧:不提升服務就是自絕于用戶》的聲明,稱讓京東物流給蘇寧提供服務才叫開放。
服務質量或許只是托詞,巨頭站隊才是根源所在
京東為何要封殺天天快遞?服務質量可能只是托詞。按照京東的說法,封殺天天快遞屬于 “末位淘汰”。但是事發(fā)至今,京東從未公布過關于其平臺上第三方快遞公司的具體打分及排名情況,而按照京東 “一直都有評估和打分機制”的說法,此前也從未有過 “末位淘汰”的相應操作。這不禁讓人對京東此番行為的 “公正性”提出質疑。
至于天天快遞,雖然在眾多快遞企業(yè)中排名確實不高,但天天快遞也并非一無是處。京東平臺第三方商家選擇天天快遞進行配送,很大程度上主要因為性價比,這是京東快遞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而根據(jù)國家郵政局發(fā)布的2017年上半年郵政業(yè)消費者申訴情況通告,天天快遞的申訴率也一路在走低,所以真正的原因恐怕并非簡單的服務質量。
眾所周知,蘇寧和京東是一對顯而易見的競爭對手,雙方都是通過自建強大的物流體系來支撐起電商業(yè)務的發(fā)展,后來隨著物流業(yè)務的增長,雙方也都將自建物流向社會開放。為了強化蘇寧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蘇寧宣布收購天天快遞。,
此次收購分兩次完成,2016年12月30日,蘇寧以現(xiàn)金出資人民幣29.75億元收購天天快遞70%股份;剩余的30%的股份作價12.75億元,將在交割完成后12個月內完成。巧合的是,這起收購在今年6月已經(jīng)完成整合,也就是說蘇寧才完成整合,京東就有了動作。
很大程度上天天快遞已經(jīng)成為蘇寧物流的子品牌,身份非常特殊,而這基本就決定了天天與京東的分道揚鑣。京東的平臺雖然有大量的第三方商家,但其很顯然并不希望蘇寧的勢力滲透到京東的平臺。如此看來,京東關停天天快遞自是在“情理之中”。至于原本理所應當?shù)摹胺鈿ⅰ睘楹螘兊脩?zhàn)況如此激烈,很大程度上可能主要在于京東順道把天天快遞黑了一把。
京東的霸權,才是封殺的主要原因
自始至終,京東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忽略了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權。誠然,我們可以認同京東的說法,天天快遞確實服務質量不高,但這種幫助消費者進行選擇的說法還是有點讓人無法忍受。事實上,在天天快遞被封殺之后,京東還進一步幫助我們進行了選擇。
在京東和蘇寧互懟的關鍵時刻,京東還向自家平臺商家發(fā)出了一份名為《關于使用平臺推薦快遞的通知》,在這份通知中,京東只推薦了京東物流、順豐、中通、韻達、申通5家快遞公司,而像圓通、百世匯通、德邦、EMS等知名快遞公司均未列入推薦名單。
京東在通知中還強調,快遞公司服務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店鋪的評價,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進而影響到商家在京東平臺的成長。如果商家尚未與推薦快遞合作,需要在7月底之前選擇適合的快遞進行合作。
而這也讓這次的封殺事件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雖然京東此后回應,發(fā)出這份通知并非是想封殺其他物流企業(yè),但這卻的確透露了京東此次行徑的內在深意。去年年底,京東宣布開放物流,今年4月,京東物流子集團正式組建。隨后舉辦一場接一場的商家大會進行“地推”,開始與市場上“倉配一體化”的玩家爭奪商家。
劉強東曾在接受央視財經(jīng)采訪時底氣十足的表示,能在未來立足國內的物流可能只有京東和順豐。在他眼中,京東物流無論在效率還是品質上,都有絕對的優(yōu)勢。雖然眼下第三方物流了京東的半邊天,但如此大的市場份額,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京東勢必會像辦法控制在自己手中。
因此很大程度上京東此次的行動更多是為了讓自己的物流體系搶占更多業(yè)務,從而提高收入,對沖自建物流的虧損壓力。至于為何在封殺競爭對手的同時,還要黑它們一把,這可能是因為劉強東對京東物流下達的長遠任務指標:京東物流未來5年有一半收入要來自京東平臺之外,而這過去都是四通一達和順豐的市場。
在京東618大促期間,第三方物流企業(yè)仍然是很重要的配送力量。所以現(xiàn)在的京東物流配送能力能滿足所有第三方商家的需求嗎?對此,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來源:品途商業(yè)評論
1.TMT觀察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wǎng)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jīng)TMT觀察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